po18脸红心跳 - 历史小说 - 秃笔三国在线阅读 - 第81章 赐予衣带诏

第81章 赐予衣带诏

    大队人马到了这次围猎的目的地许田,外围的士兵开始将树林草丛中藏匿的野兽,用刀枪和呼喊声驱赶了出来。

    四周野猪、野兔、锦鸡之类的野物仓皇奔走,按照规矩,代表着狩猎开始的第一箭,自然是由献帝来射。

    可是他却并没有开弓射箭,而是转身看向了紧跟在马后的刘备:“朕今日想看皇叔射猎。”

    刘备微微一愣,曹操则脸色有些不喜,天子这番举动,显然是在刻意亲近前者。

    不过既然皇帝开了金口,刘备倒也不好推辞,于是在马上拱手应是,随即弯弓搭箭,瞄准了前方不远处一只从草丛里窜出来的灰色野兔。

    刘备半生戎马,虽然武艺比不上那些绝世猛将,但区区骑射还是能信手拈来的。

    随着弓弦震响,远处的野兔应声而倒,献帝大声喝彩。

    突然间左前方的荆棘丛一阵振动,随后一只受惊的麋鹿从中跳了出来,在草地上奔跑如飞。

    献帝举起手中宝弓连射三矢,却因为麋鹿奔得太急,箭箭落空。

    他沮丧地垂下长弓,眼角瞥见身边的曹操,突然心血来潮地指一指正在迅速远去的麋鹿,说道:“朕射术不佳,不如卿来射之。”

    献帝这是存着故意要让曹操出一次丑的心思,后者何等精明,自然对此心知肚明。

    但他却并没有拒绝,而是伸手接过了献帝递过来的宝雕弓和金鈚箭,拉弓如满月,稳稳地一箭射出!

    曹操的箭术显然比刘备还要胜出一筹,箭支呼啸而去,不偏不倚地射穿了远处拼命奔跑的麋鹿。

    而且金鈚箭余力不衰,竟然带得那头成年麋鹿脚步一歪,重重倒在了草丛中。

    位于远处的文武大臣因为视线被遮,并没有看见皇帝将弓和箭递给曹操的动作,他们只看见金色箭光掠过,都以为是天子亲自射出的金鈚箭,于是齐声大呼“万岁”!

    曹操一箭中鹿,也是甚为得意,听见群臣将校的欢呼之声,竟然得意洋洋的驱马向前两步,恰好挡在了皇帝面前。

    于是这一阵“万岁”,竟似在称呼曹操一般。

    附近看清情况的大臣无不骇然失色,跟在刘备身后的关羽更是勃然大怒,他平生最重忠义,眼里哪容得下曹操如此作为?

    关羽的一对卧蚕眉因愤怒而皱紧,丹凤眼中精光四射,一领手中的长刀,就要拍马向前一刀斩了曹操的人头。

    刘备对自己兄弟的脾气自然是一清二楚,他反应也是极快,关羽刚准备拍马上前,就已经被他一把抓住了辔头硬生生截停下来。

    随即刘备连连摇手,又以目示意关羽不得妄动,后者对大哥的话不敢忤逆,只能强忍下了胸中这口恶气。

    刘备拦住关羽后,眼看曹操的目光转了过来,急忙笑着欠身赞道:“丞相神射,世所罕及!”

    曹操这一箭算是压了刘备一头,此时心情舒畅,笑着谦虚了一句:“不是我箭术好,是借了这把宝弓的光,托天子的洪福罢了。”

    他低头看看手里的宝雕弓,竟然就把它随手挂在了自己的马鞍上,再没有归还给献帝的意思......

    到了傍晚时分,围猎结束,照例要举行一场宴会,就在许田进行。

    宴会后天子銮驾回了许都,一众文武大臣也各自散去,回到府邸之中的刘、关、张三兄弟便聚在一起谈事。

    关羽对于白天那一幕仍然耿耿于怀,问刘备道:“曹操这个奸贼欺君罔上,我欲当场杀之,为国除害,兄长为何要阻止?”

    刘备轻轻摇头:“云长还是孟浪了,所谓投鼠忌器,当时曹操与皇帝相离只有一个马头,而且心腹将校又环绕四周,你若是逞一时之怒而轻举妄动,只怕非但杀不了他,还会伤及天子,到时候我等都要一同被治罪。”

    关羽长叹一声:“今日不杀此贼,日后他必然为祸不浅!”

    刘备只是苦笑:“此事到此为止,今后千万莫再提起,更不可轻易对人言!”

    献帝回到宫中后,想起白天围猎时发生的种种事情,忍不住越想越是悲戚,流着泪对陪在身边的伏皇后说道:“朕自即位以来,天下奸雄并起。先是有董卓作乱,后来又遭李傕和郭汜迫害。再后来见了曹操,以为他是能匡扶社稷的忠臣,谁知他也一样是个窃国之贼,朕每次见到他都如芒刺背。今日在围场上,竟然就在朕面前接受了群臣‘万岁’之贺,实在是无礼至极!朕看他早晚必然要阴谋篡国,到时候你我夫妻只怕死无葬身之地!”

    伏皇后听完后愤愤不平道:“满朝的公卿大臣,食的都是汉禄,难道就没有一个人能救国难?”

    话音刚落,有一个人忽然闯进寝殿大呼道:“陛下与皇后不必忧虑,吾举荐一人,可除曹操!”

    献帝吃惊之下转头看去,这位突兀而来的不速之客原来是伏皇后的父亲、当今的国丈伏完。

    于是他收起眼泪问道:“国丈也知道曹操是个专横跋扈的奸臣?”

    伏完狠狠道:“许田射鹿之事,满朝大臣谁不知道?只是如今的朝堂之上,大都是曹贼宗族或门下,又有谁肯尽忠讨贼?老臣也是个无权之辈,有心而无力,只有车骑将军、国舅董承,可以将大事相托。”

    这董承是献帝后宫中董贵人的父亲,同时又是已故的汉灵帝之母董太后的侄子,按辈分来说要比献帝长了一辈,因此一直被称之为“国舅”。

    献帝精神一振:“董国舅多次解救国家危难,朕素来也是知道的,可将他偷偷宣来,共议大事。”

    伏完摇头道:“不宜宣董承入内,陛下左右都是曹操的心腹,倘若事情泄露,只怕为祸不浅。”

    献帝为难道:“那该如何是好?”

    伏完道:“臣有一计,陛下可制一件新衣,再取玉带一条,赐给董承。再写密诏一封缝在玉带之内,让他到家后再取出密诏观看,如此则神不知鬼不觉也!”

    献帝思量一番之后点头道:“就依国丈所言行事。”

    于是伏完辞别出宫,而献帝在那里想来想去,干脆狠狠心咬破了自己的指尖,用鲜血写了一封密诏,偷偷让伏皇后缝在一条玉带的紫色锦缎内衬里。

    接着他穿上锦袍,将这条玉带系在腰间,让宫中的内吏宣董承觐见。

    董承奉宣而至,献帝对他说道:“朕昨夜与皇后说起当初在霸河遭遇的苦难,幸亏有国舅相助脱困,因此特意宣你来勉励一番,以作慰劳。”

    董承顿首拜谢,献帝对他抚慰几句,随即便让董承跟着一起出了大殿,来到了太庙之中的功臣阁里。

    献帝照规矩焚香礼拜之后,故意带着董承观看起墙上挂着的画像来。

    功臣阁正中墙上挂着汉高祖刘邦的大幅画像,献帝看着画像问董承:“我高祖皇帝出身何地?又是如何创业开朝的?”

    董承笑着回答道:“祖皇帝之事,天下何人不知?高祖本是泗上亭长,提三尺剑,斩白蛇起义,纵横四海。用了三年亡秦、五年灭楚,遂后而有天下,立下万世基业。”

    献帝点点头长叹了一声:“祖宗如此英雄,子孙却如此懦弱,岂不可悲可叹?”

    他又指着挂在高祖左右的两位辅臣画像说道:“此二人可是留侯张良与酂侯萧何?”

    董承点头道:“然也。”

    献帝回头看看,见随从都侍立在殿外,于是压低了声音对董承说道:“爱卿也应当像此二人一般陪伴在朕身旁。”

    这一句话说得分量极重,董承一时不明所以,急忙回道:“臣并无寸功于朝廷,不敢当!”

    献帝轻声道:“爱卿昔日于西都长安立下了救驾之功,朕一直不曾忘却,却又不知该如何赏赐。”

    随后手指自己身上穿戴的袍带又道:“便赏卿穿此袍、系此带,如同常随在朕左右。”

    董承见献帝如此重视自己,顿时感激涕零,拜伏于地。

    于是献帝解下身穿的衣袍和玉带,递给董承时用极轻的声音说了一句:“爱卿回府后要仔细观看,不要负了朕的厚望!”

    董承微微一愣,随即会意,急忙用双手将衣袍和玉带接了过去,当场就将锦袍穿在了身上,再把玉带仔细系在腰间,拜辞道:“臣必不负陛下厚恩!”

    殿外一名小宦官将这一幕都看在了眼里,他左右观望一番后偷偷退了下去,随即便出宫直接奔进了曹操的相府求见,禀报道:“皇帝与董承去了功臣阁谈话。”

    曹操闻报后微微一愣,董承身为国舅,正是与自己不对付的大臣之一。

    昨天自己刚刚借许田围猎试探了一番朝中大臣的态度,今天这董承就进了皇宫与皇帝密谈,这里面怕是有些猫腻。

    他本就是疑心极重之人,此时越想越是可疑,于是干脆换上朝服,要进皇宫一探究竟。

    也是凑巧,曹操前脚刚刚踏进宫门,董承后脚也正好来到准备出门,他抬眼看见曹操进得门来,急切间无处躲避,只能硬着头皮站在路边施礼。

    曹操也不还礼,上下打量一番董承后问道:“国舅为何来此?”

    董承只能回道:“刚才蒙陛下召见,赐了这身锦袍和玉带。”

    曹操眼睛眯起,又问:“陛下因何事赏赐你?”

    董承回道:“是陛下想起昔日在西都长安的救驾之功,故有此赐。”

    曹操微微沉吟,眼光落到了董承腰间的雪白玉带上,说道:“将玉带解来给我一看。”

    董承想起刚才功臣阁里献帝的话,心里“咯噔”一下,只怕这玉带里还真藏着什么秘密。

    他心中迟疑之下,便更加不肯动手将玉带解下。

    曹操见到他的反应,顿时冷笑一声,喝令跟随在身边的亲卫:“快将此人腰间的玉带解来!”

    几名亲卫应声上前,董承无法反抗,只好任由他们将腰里的玉带解了下来。

    曹操拿着玉带翻来覆去地看了几遍,却看不出什么名堂来,干笑两声道:“果然是条好玉带,将锦袍也脱下来看看。”

    董承无可奈何,只能又将身上的袍子也脱了下来。

    曹操在日光下提起锦袍仔细翻看,却也看不出有任何异常。

    但他心里始终有些怀疑,眼珠微微一转之后,干脆将锦袍穿在身上,又将玉带系好,问左右随从道:“长短可还合体?”

    随从都说好看,于是曹操笑眯眯地看向董承:“国舅不如就将此袍带转赐于我,如何?”

    董承苦笑道:“陛下所赐,不敢转赠,丞相若真是喜欢,且容我回去后命巧匠照样赶制一件锦袍和玉带再送到府上。”

    曹操脸上笑容不变,眼光却渐渐锐利起来:“莫非是陛下赐给国舅的衣带之中,有什么秘密不成?”

    董承大吃一惊,咬咬牙干决定脆冒一次险,当即回道:“丞相说哪里话来?若真是想要,某双手奉上便是!”

    他这么一说,曹操顿时哈哈大笑:“此乃天子所赐,我哪敢夺走?刚才不过是开个玩笑罢了!”

    于是将锦袍和玉带都脱了下来,当场物归原主。

    董承一头冷汗地离开了皇宫,匆匆赶回府邸,当夜独自坐在书房之中,将锦袍翻来翻去地仔细查看,却终究一无所获。

    他心头疑惑:“天子赐我袍带,而且命我仔细查看,必然不会是无意之语。可如今却没有任何发现,这又是怎么回事?”

    随即放下锦袍,又把玉带拿了起来。

    玉带整体雪白无暇,刻着小龙穿花的图案,背面用紫色锦缎为衬,缝线端正整齐,此外别无一物。

    董承将玉带放在桌上,就着烛火反复查看,许久之后仍然一无所获,一时间倦意上涌,正准备趴在桌上小憩片刻,忽然间烛火一跳,一颗灯花落在了玉带背后的紫缎上,瞬间就烫出了一个破口。策冠才的秃笔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