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18脸红心跳 - 历史小说 - 逆天换明在线阅读 - 第四百九十六章 祖大寿到辽南,对倭贸易

第四百九十六章 祖大寿到辽南,对倭贸易

    舰船缓缓靠上了码头,祖大寿在众将的陪同下,站在甲板上瞭望着,议论着。

    旅顺港是东江军最早收复,也是辽东唯一能够全年航行无阻的不冻港。正是有鉴于此,稳定辽南后,便开始大力扩建。

    现在的旅顺港已经能够直接停靠最大的海船,岸上的设施也是鳞次枇比,占地极广。

    「好大的港口啊!」祖大寿不由得发出慨叹,「东江水师名声不显,没想到却有如此规模。」

    港口内停靠着东江水师的大小船只,海冰的阻碍还在,任务也很少,多数都在港内休整待命。

    祖泽润伸手指点着,说道:「那是新到的移民吧?东江镇的钱粮倒是充裕,能够安置如此多的百姓。可对咱们辽镇,却是苛刻。」

    祖大寿瞪了祖泽润一眼,斥道:「已经归并东江镇,这等屁话日后不可再说。」

    祖泽润无奈地低下头,心里还是忿忿不平。

    「东江镇打下了那么多地盘,招人耕种也在情理之中。」祖可法在旁打着岔,说道:「现在是一无所有的灾民,过了秋天,也能养活自己,还能多提供粮草。」

    祖大寿「嗯」了一声,沉声道:「这也要有大半年的时间,能解决数万人口的吃喝,可见东江镇的底蕴。」

    「靠朝廷调拔的粮饷,肯定是不够的。」祖泽溥若有所思地说道:「早就听说东江镇大搞海贸,获利丰厚。如今看来,此言不虚。」

    祖大寿心中叹息,缓缓说道:「这也是人家的本事,羡慕不来呀!」

    在袁督师的百般打压逼迫下,东江镇不仅挺过来了,还能继续保持发展势头,终于在遵化一战后彻底翻身,你不服都不行。

    换成辽镇,风光一时,可袁督师倒台,失去朝廷的扶持后,立刻就陷入到了困境。粮草物资不能自给自足,那就只有任人宰割的份儿。

    可惜,包括祖大寿在内的辽镇将领都是享受惯了,作为抗击建虏的第一线,朝廷一直在尽力地供应粮饷,使他们没有忧患意识。

    再说,即便是想自力更生,他们也没有那个实力。倒是尝试过屯田,可却保不住收获,要看建虏有没有兴趣来抢。

    至于觉华水师,就是运输船队,哪有什么战斗力?海贸倒是利润丰厚,可你有那个头脑,有那个路子吗?

    现在说啥都白扯了,已经上了船,那就老实地下去,没看见跳板已经搭好,码头上也出现了欢迎的人群。

    祖大寿深吸了一口长气,迈步向船舷走去。不知为何,倒有几分悲壮的气息。

    陈继盛接到快船送到的消息,便带着数名官员来到码头等候。在他们身后,还有驻军派出的骑兵,以及要帮着运输的车辆。

    「两镇合一,东江镇在辽东终于是一家独大了。」陈继盛嘴上不说,心里却相当地振奋。

    曾几何时,东江镇就是朝廷的编外部队,粮饷不及时,克扣漂没是常事。

    既要袭扰建虏,又要为东江镇数万人马的吃食苦心筹措。想想那时候的苦日子,再看看现在平辽在即的情形,陈继盛有时感觉在做梦。

    数年前,谁能想到东江镇会建不世之功,力压辽镇?又有谁会想到,平辽大业要在东江镇手中完成?

    恍惚间,有官员提醒,辽镇将领已经下船了,陈继盛才收回思绪,脸上浮起笑容,快步迎了上去。

    「下官陈继盛,见过祖帅。」陈继盛率先躬身施礼,称呼却有改变,不是末将。

    毛文龙和郭大靖正在筹谋,给陈继盛转成文官,名正言顺地把持辽东的政务。

    祖大寿虽然在官职上,要高于陈继盛,可现在是人家的地头,人家能作主,也不敢倨傲。

    「见过陈大人,祖某有礼。」祖大寿赶忙还礼,脸上满是笑容。

    陈继盛本来就是谦厚的性子,与祖大寿等人寒喧之后,便请他们前往旅顺堡暂歇。

    东江镇的战略重心逐渐北移,旅顺堡的地位大大下降,已经不再是粮弹物资的储存中心。

    甚至于,开春之后,陈继盛也要带着一众官员前往金州,政务中心也要北移,以便更方便地管理东江军的大片地盘。

    「军官眷属目前多在大连居住,那里风景既好,又是良港,坐船航行也甚便利。毛帅和郭帅的府宅,便都在那里。」

    陈继盛和祖大寿并马而行,边走边介绍道:「新建的宅院群呢,还有复州和庄河两处,祖帅和将领们尽可以选择。」

    祖大寿连连点头,说道:「多谢毛帅、郭帅,还有陈大人的周到安排。其实,有个住的地方就成,我等岂会挑三拣四?」

    陈继盛笑着说道:「总归都是暂时的,也就这一两年的时间,住在哪里还会有变化的。」

    祖大寿嘿然笑道:「一两年的时间,凭东江镇的实力,必然平定辽东,也确实需要重新安排。」

    停顿了一下,他又开口问道:「不知毛帅和郭帅现在何处,祖某急着前去拜见。」

    陈继盛说道:「毛帅坐镇复州,郭帅在盖州前线指挥,我军正在准备兵进海州的作战。」

    「兵进海州,这是准备攻打辽阳?」祖大寿感叹道:「刚刚取得辽东大捷,又要发动大战,令人钦服备至。」

    陈继盛笑了笑,说道:「贵部能够赶来助战,平辽进程必然加快。陈某也不隐瞒,毛帅和郭帅已经有今年平辽的计划,只待时机完全成熟。」

    果然是要在今年平辽,何可纲倒也没有虚言相骗。

    祖大寿感到了庆幸,如果不是自己当机立断,一年后的今天,蜗于宁远的祖氏家族将面临悲惨的结局。

    而且,从陈继盛的话中,他也能听出些意思。今年平辽的计划是早已有的,辽镇人马的归并,或许能够加快这一进程,但绝不是决定的因素。

    仔细想一想,也能够理解,按照东江镇接收移民的速度,要招募两万士兵的话,顶多也就一年半载。

    或许,东江军连续重创建虏后,已经不需要这么多的人马,就能够发动决战,一举平辽。

    在祖大寿看来,攻下沈阳,也就意味着平辽大功告成。他当然不知道,郭大靖的标准要比这高很多。

    「祖某还是带着将领们尽快拜见毛帅为好。」祖大寿已经不去考虑在哪里定居的问题,反正是暂时的,还是先争取个好印象罢。

    陈继盛对此应该有所预料,点头道:「如此也好。那就在旅顺暂歇两天,去复州正好能看看建好的住宅区。」

    说话间,已经看到了旅顺堡的城墙。在城门外,已经有了城关,两旁的买卖铺户排出去很远,足有几十家之多。

    「好叫祖帅和诸将得知,在东江镇的地盘使用的是辽票。」陈继盛笑着说道:「每位先给五十两零花,需要什么可在此购买。旅顺和大连可是货品最多最全的两大商贸区。」

    祖大寿虽然也听说过东江镇有自己的货币,但还是第一次见到辽票。眼见不过是纸印刷的,虽然是升级版,更加精美,但心中不免甚是疑惑。

    陈继盛也不细说,这些买卖铺户有很多是林家招揽,以及从山东来的商贾。他们收军票,但却可以向官府兑付银两。

    可对内的话,军民百姓还是使用军票,流通既方便,也产生了信用。

    进到旅顺堡内,陈继盛早就安排好了住处,晚上又安排了酒宴,招待得很是周到,倒让祖大寿等人挑剔不出毛病。

    有祖大

    寿压着,这些人也不敢乍刺。背地里再怎么发牢骚,他们也知道事已至此,无法再改变什么,表面功夫还是要做到的。

    其实,在东江镇最繁华的辽南,或者说是金州,他们会开眼界,长见识。这里可比闭塞的宁远,物资更丰富,只要有钱,很多新奇的东西他们都可以买到。

    连续的大捷,使得外人对于东江军的信心不断提升,官府也制定了一些优惠政策来招商引资,以促进商贸的发展。

    地盘大了,辽东的特产也多了,吸引了更多的商贾前来贸易。而林家与倭商、朝商的贸易,也愈发稳定发展。

    此时的郭大靖,便拿着书信在思考权衡,有关把大连或旅顺,建成国际商贸口岸的事情。

    书信是抵达大连港的小林浩一写来的,从倭国经朝鲜,再到辽东的商路已经开拓出来,林家和藤野英提供的丝绸、生丝、瓷器等货源,也日益稳定。

    小林浩一便希望能在辽东也有一处固定的通商口岸,类似于壕镜、厦门、月港那样的官方性质的。

    「有没有朝廷的官文许可,很重要吗?」郭大靖有些疑惑,转头看着林家在大连常驻的罗掌柜,「买卖能做不就成了,这个倭人到底是什么意思?」

    罗掌柜笑了笑,躬身道:「回郭帅,依小的来看,这个倭商是想在倭国的大人物那里证明什么?毕竟,现在商路虽开,却象是在走私。」

    德川幕府掌权后,改变了丰臣秀吉的对外侵略政策,对周边国家都采取了积极示好的友好外交。

    特别是对于明朝,德川幕府想尽办法想与明朝建立册封关系,恢复勘合贸易,回归以明朝为主的朝贡体系,并为此做了许多努力。

    万历二十七年,日本政府为了向明朝表达示好的诚意,将人质河应朝、汪洋以及他们的家丁交还给驻朝将领茅国器。

    第二年,日本使者又交还三年前往日本为质的明朝将官陈文栋、王建功等人,并提交议和书信。

    万历三十四年,德川家康授意岛津义久致书给琉球王尚宁,让其帮忙在明朝和日本间从中斡旋。

    书中提到「中华与日本不通商舶者,三十余年于今矣。我将军忧之之余,欲使家久与贵国相谈,而年年来商舶于贵国,而大明与日本商贾通货财之有无。」

    万历三十八年,本多正纯受德川家康旨意,致书福建总督陈子贞。这封书信虽然名义上是写给福建总督,其实真正的目的是给明朝皇帝看的。

    在书信中凡是涉及「明」、「中华」的地方都空一字,甚至写「大明天子」时是另起一行,称日本却为「邦」、「蕞尔小国」,表示足够的谦卑。

    除此之外,德川幕府还通过琉球和朝鲜,希望二国能从中调和,恢复与大明的勘合贸易。

    「幕府大将军现在是德川秀忠,只是第二代。」郭大靖若有所思,摸着下巴,缓缓说道:「有关倭国的情况,罗掌柜还知道些别的吗?」

    罗掌柜想了想,说道:「在与倭商的闲聊中,听说了一些事情,也不知有用没用。」

    郭大靖笑了笑,说道:「罗掌柜尽管说来,咱们也权当是闲聊了。」

    罗掌柜稍微放松下来,说道:「听说德川幕府加强了江户城的安全,增筑了要寨,修建了江户城的外郭、石墙、护城河等……」.ZWwx.ORG

    「江户城的修建,德川幕府要各地大名出人出钱,可各地大名所住的城堡,不管多破旧,甚至只是加固一下,德川幕府都一律不准。有些大名所住的城堡是越来越差,令人好笑……」

    郭大靖轻轻颌首,心中产生了一定的猜测。

    德川幕府统一日本的时间还不算长,统治可能还不算稳固,才会加强江户城的防御设施。

    也就是说,对于各地大名的防范,德川幕府还是很警惕,很关注的。

    作为一个新生的政府,德川幕府不仅需要国内各个阶层的支持,还需要国际环境的稳定,才能够真正的确定其统治地位。

    可能与朝鲜的仁祖一样,德川幕府也需要树立作为统治者的正统性。寻求与明朝建立直接的贸易关系,可能也是出于这样的考虑。

    另外的原因也有,一来倭国确实需要大明的商品,最主要的就是生丝和丝绸;其次则是开采出更多的银子,有钱有底气,就想着买买买。

    虽说要让朝廷同意与倭国正式通商,有些困难,但也并不是没有希望。只不过,这恐怕会与要垄断对倭贸易的郑氏集团产生冲突。

    郭大靖眯了下眼睛,又陷入到久久的沉思之中。

    ………………样样稀松的逆天换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