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18脸红心跳 - 历史小说 - 诡三国在线阅读 - 第2406章新的科技

第2406章新的科技

    瘟疫不分男女老少,不分东南西北,但是这玩意,喜欢混乱,越是混乱无序,便是越好传播。

    曹军此处,也同样出现了瘟疫的症状,有兵卒生病,然后死去,但是和江东混乱所不同的是,当满宠发现了这个问题之后,就拿出了『小抄』。

    『清除营地周边,所有粪便尿液!张屯长,这事情交给你,掉给你五十民夫,今天必须清理干净!』

    张屯长愁眉苦脸的接了令。这活最脏最累,但是又是军令不能不做。

    『李队率,给你五十民夫,去县城征调烧制蜃炭,三日内至少要缴纳五车!少一车唯你是问!』

    蜃炭,就是生石灰。

    搞这玩意也不是容易的活。幸好下邳广陵都临近海边,否则一时之间要搞贝壳还真心不太容易。虽然明知道不容易,但是李队率也只能领命。

    其他的活计其实也不轻松。

    『从今日起,所有民夫编队,推选队率,施行连坐!』

    『病亡尸首一律焚烧之后掩埋,不得延误!』

    『死鱼死虾死老鼠,诸多死物,一律不得食之!』

    『棚区挖出水渠,引活水入内!所有房屋棚室,从下风之处始,熯萩禳祓!』

    『新开病营,另建茅房,铺设蜃炭,设立栅栏!』

    『病亡之人,衣物器物,一律焚毁掩埋!』

    满宠一条条的交代着,然目光微微下垂,落在了桌案之上,又核对了一遍,发现没有什么纰漏,便是沉声说道:『诸位各司其职,齐心协力,此等瘟疫,不日可灭!去罢!』

    中军大帐之内大大小小将校轰然应下,然后出去纷纷行动起来,营地之内顿时一阵人喊马嘶,但是并不显得混乱,反倒是在各级将校的带领之下,渐渐的开始进入到了有序的过程之中。

    满宠缓缓的呼出一口气。

    他也没有想到会碰上瘟疫。

    但是满宠的优势,是他面前的『小抄』,一份从郭嘉那边传出来的,关于关中三辅对应潼关瘟疫,以及收容流民的相关章程。

    瘟疫的病症其实不难差别,呕吐腹泻快速致人死亡,并且具备传染性,就基本可以判定是瘟疫,虽然满宠不清楚,甚至在很长的一段时间之内也没有人会搞清楚这些瘟疫究竟从什么地方来,又因为什么而传染开,但是并不妨碍满宠根据这一份『小抄』来做出应对的措施。

    在大汉当下,面对瘟疫最为重要的,不是救人,而是防御。因为有限且简陋的医疗环境,根本就无法对于染病的患者进行救治,唯一的有效措施就是建立隔离带,像是将山林里面开出一条光秃秃的隔离带一样,即便是某一区域烧光了,只要不烧到另外的地方就可以,最后只要被烧的地方火慢慢的熄灭,火灾也就过去了。爱读小说app阅读完整内容

    这种方式多少有一些无奈,但也是当下最好的应对策略。

    只需要给与民夫,或是流民一定量的吃食,这些民夫流民什么的就不会去抓那些老鼠,亦或是吃那些死物,从而减少对于瘟疫的感染几率,也就避免了继续生病范围的继续扩大。

    一整套的收拢流民,赈灾防治的『小抄』,其实每一条都是言简意赅。郭嘉特意从关中三辅之内带出来,然后在曹操周边的这么一圈政治上层,也有拿到了备份……

    其实在郭嘉的小抄之前,老曹同学就对于骠骑军中的各项卫生条例有些参照了,这年头原本还真没有什么『卫生条例』,不光是普通的民众,就连士族子弟也不例外。就算是到了晋代,不是也有很多士族子弟甚至磕了五石散之后,以敞胸露怀捉虱子为风雅么?

    最初包括满宠在内,许多士族子弟都对于这些东西不以为然,更不觉得这些『小抄』有什么实际的价值运用,但是荆州流民的事情,确确实实在曹氏上下,以及满宠这些人脸上吧唧响亮的扇了耳光。

    尤其是曹真。捂着脸回来了。

    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曹军上下注重开始推行这些卫生条例。

    也是同样的原因,满宠等人才对于这些防治瘟疫的『小抄』格外重视起来,甚至会携带在身边……

    『骠骑……』满宠慢慢的摸了摸桌案之上铺开的这些小抄,然后从喉咙里面咕噜了一声什么,最终成为了一声轻轻的叹息。

    ……(?д?)……

    在青徐之间,瘟疫蔓延起来的时候,斐潜却带着手下一帮子人,到了长安城外的玄武池当中检阅最新的船只建造情况。

    古代想要运输好,轮子和腿少不了。

    四条腿的地上跑,船只装轮水上飘。

    对于斐潜来说,想要管控硕大一片的区域,骑兵非常重要,但是水军也同样的重要,而在水军之中,最为核心的,就是船只。

    不同的船只,不同的风帆,不同的技术要求,不同的航道适配。

    在斐潜之前,大汉的船只需求便是大而全,全而美的类型。

    或者说一直到了明朝,船只的制造指导思想依旧是如此。

    小的容易翻,那就造大的。

    单根桅杆风力小,那就上三根,再不行搞五根,九根……

    舸、艇、扁舟、轻舟、舲舟、舫舟,戈船、桥船、艨艟、斗舰、楼船!

    看着似乎有许多,但是实际上其中技术含量,亦或是品种区别并不是很大,有的干脆就是小一号,或是大一号的区别而已。

    华夏造船的历史,早于前秦就已经是很大的规模了。

    因为在秦始皇在以武力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封建褚侯几百年混战的局面之后,为了巩固统治,并且震慑六国残余的旧贵族势力,秦始皇开始巡游大秦疆土。在秦始皇第五次巡行的时候,带着庞大的巡行队伍就到了云梦大泽,遥望九嶷山祭了虞舜之后,就浮江而下,经过丹阳,到钱唐,渡钱塘江,上会稽山,祭祀夏禹,然后回吴地,再乘海船北上,沿秦国东部海岸北航至琅邪,算是最早的大规模的国家性质的沿海巡游。

    以后,秦始皇的巡行队伍在芝罘登岸,在那里刻石记功。这是秦始皇的最后一次巡行,他一路上由乘车换乘船,从内河到航海,经过了几个月时间。

    可以想象,当时如果没有航行设备齐全、航行性能较好的帝皇御用船队,秦始皇是不可能在江湖大海中进行多次长时间的巡行活动的,更不用说在海面上巡游了。

    当然,其实秦始皇东巡么,其中也有些想要得到所谓海上神仙的『仙丹』渴望在推动……

    毕竟当时陆地上的大部分都被秦始皇征服了,唯一还没有被秦始皇掌控的也就剩下大海了。

    只可惜秦始皇等到魂飞魄散,依旧没等到东海仙山的消息。

    其实在那个时候,秦始皇若是像是斐潜一样,宣称的不是个人的成仙长生,而是说东海有金山银山,有无数金银遍地,宝石成河云云,说不得早就会有大秦帝国的船只踏上了邪马台了。

    华夏明确的涉足『东海』的时间,比后世许多普通人所认为的时间都要早。晋国陈寿在《三国志》当中就用了相当大的篇幅,介绍了东倭的一些情况。说明至少在三国期间,就已经出海登陆到了东倭了。

    而且孙权有可能用的是内河船出的海……

    斐潜当下在玄武池,最为主要的目的就是将船只的一些科技树先点出来,然后再构建出贯通东西南北的交通枢纽。

    毕竟前秦的时候都能有九条驰道,没道理三四百年的汉代反倒是退化了。

    之前的飞轮,只是斐潜给船只装上的腿,而现在的三角帆,将成为船只全新的翅膀。

    在这个还没有蒸汽机基础的年代,风帆对于一艘船只来说有多么重要,不言而喻。甚至可以说,当三角帆挂上了船只的桅杆之后,风力帆船的科技树基本上就大体上被点出了一个整体的轮廓,剩下的便是一些细节上的补充了。

    今天风很大。

    风大以便于测试,只不过虽说大体上算是南风,但不知道是因为秦岭山体的原因,还是什么其他的因素,导致南风的风向么,则是有些飘忽不定,难以确保具体的方向。

    这就给船只的航行造成了非常大的麻烦。

    不过这也更加贴近于实际情况,毕竟在江河湖海上面,什么情况都有可能发生。

    新型的船只是三个桅杆的大船,一个大四角帆,两个大三角帆。

    之前马钧修建的楼船,用的是横帆。

    这里的横纵不是看帆的横竖,而是看帆和船只的关系。

    横帆,多用方形帆,基本上是一种固定帆,顺风的时候扯起来,效果比纵帆要好,逆风的时候放下,靠人力或其他动力行驶,所以逆风比纵帆效果差,而纵帆,多用三角帆,是一种可以来回转动的帆,操作简便,顺风逆风都可以使用,受风向影响小,顺风时不如横帆,但逆风航行能力强。

    想要运用纵帆有一个必要条件,就是要有能灵敏调整船头方向的船舵。而在华夏,船舵很早就被发明了,并且一直保持着世界的领先地位。而西方要到公元12世纪,才有了船舵。

    倒不是说汉代就没有纵帆,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了纵帆的雏形,在汉代也出现了平衡纵帆,可以将船帆进行转动,使风的压力中心移至桅后,而又距桅杆很近,故帆的转动较省力。但是马钧毕竟不是造船专业的,所以一开始的时候仿制楼船的时候不懂得这个平衡纵帆的技术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现在,这一块短板被补上了。

    有了三角帆,纵帆,和船舵之后,基本上来说船只就可以利用各个方向的风了。至于后续比如添加什么小一些的辅助风帆,像是斜桅的小帆,主帆上面的顶帆等等,那就是后续的演变了。

    在这里,斐潜之所以不全部采用四角帆或是梯形帆,是因为船只大小的原因。虽然谁都知道船帆多了船只跑得快,但是吹在帆船上部的风,除了产生水平方向的推力之外,还会产生向上的升力。升力比较小的时候有利于船只贴着水面快速航行,但是如果风帆太多,船只太小,向上的升力过大,就很容易使得船只倾覆。

    因此在船只允许的情况下,采用三角帆和四角帆结合的方式,能够保证不管是风大风小,顺风逆风,都能够安全的航行。

    至于制造更大的船只,还需要再等等。

    斐潜现在需要的是在内河环境当中,相对比较安全,适应各种风向,速度更快,转运更加方便的内河船只,而不是出海的大型战船。

    在远处的玄武池边上,马钧很是兴奋。

    之前斐潜就来检阅过新作的车船,但是那个时候还没有纵帆,也就是风帆的横杆基本上是不动的,而现在采用了新的风帆之后,船只在航行上面的能力,几乎冠绝当世。

    而马钧他自己,也将一举成名。当然功劳的大头还是骠骑将军斐潜,但是能在功劳簿上填下自己的姓名,难道不是一件美事么?

    『都打起精神来!再检查一遍!』马钧朝着船只上的水手和工匠大吼道,『若是试航成功,除了骠骑嘉奖之外,我再出钱请诸位好好吃喝一顿!有酒有肉,包子管饱!』

    『哦哦哦……』

    『放心吧!』

    『马大匠豪气!』

    船只上面的水手工匠七嘴八舌的应答着。

    若是说对于船只的了解,对于木料的熟悉,十个斐潜可能也比不上一个马钧,但若说是选择研究的方向,亦或是在许多选择当中选取最好的哪一个,可能即便是大汉当下所有人加起来,都比不上斐潜。

    这并非是说斐潜比大汉的所有人都聪明,而是斐潜经历过后世的信息爆炸,而斐潜所掌握的那些信息,都是前人经过无数的心血积累,无数的生死试验而留下来的,是无数次成功和失败慢慢锤炼出来的……

    这就是知识的力量。

    第一次的试航开始了。

    先测试速度。

    因为并没有非常精妙的计时工具,所以只能是采用参照物的模式。在新式船只旁边有一艘标准人员配备的艨艟,将成为新船的参照标准。

    两艘船只都没有悬帆。

    艨艟依靠的自然就是划桨,而新船则是靠着轮机。

    随着一声令下,红旗招展,两艘船只几乎都同时动了起来。艨艟船只小,启动的速度很快,随着桨手的号子声,整齐划一的木浆使得艨艟飞快的破开了水面,往前猛冲出去,转眼之间就将新船抛开了两个船身的距离。

    站在斐潜边上的庞统微微挑了挑眉毛,然后瞄了斐潜一眼,见斐潜安稳如常的样子,便是也揣着袖子继续往下看……

    新船较大,从静止到运动当然需要更多的时间,但是等巨大的转轮开始旋转起来,翻滚的水花从遮板下泛出雪白色的水花之后,新船的速度就慢慢的加快,然后越来越快,虽然说和艨艟的距离还有一大截,但是其表现出来的速度却让在场观礼的一杆众人都有些吃惊。

    玄武池虽然大,但也毕竟距离有限。

    新船最终还是没有能够追上艨艟,但是展现出来的速度和力量,却远远超过了所有人的意料。在艨艟抵达玄武池的另一头,开始掉头到了一半的时候,新船也抵达了另一端,开始旋转掉头,整体上来说大概只有艨艟的七成左右,但是这种速度,对于这样较为庞大的船只来说,已经是相当不俗了。

    在水面上的战斗,一艘体形接近楼船的大型船只,拥有接近较为灵活的艨艟六七成的速度,只要稍微懂得一些水战的,便是知晓其中的厉害!

    尤其是其加速度和转弯的灵活度,让人几乎以为眼前的并非是一艘楼船的改装大型船只,而是中型的斗舰而已……

    而接下来第二个项目的试验,则是让更多的人瞪大了双眼,张大了嘴巴,不敢置信的看着眼前的一切。

    逆风航行试验。

    在众人的观念当中,逆风便是只能靠桨,依靠人力而行了,因此当新船像是一个灵活的胖子一样在逆风的情况下,扯起了三角纵帆,然后利用船舵和轮桨,在玄武湖上掀起了一片片的水花的时候,在场的众人忍不住发出了各种抑制不住的感叹!

    三角帆相比平衡纵帆四角帆而言,在逆风的情况下要更加的方便,毕竟四角帆面积大,要转动的时候,会因为风量忽大忽小而导致船只的不稳定,而三角帆因为本身帆体的特性,使得在变换船帆的方向的时候,几乎不会对于船只的稳定性有太大的影响,再加上船舵的作用,使得船只就像是一只灵活的水鸟一般,在水面上以左右圆弧的方式前进,航行的速度竟然也不差!

    甚至在后半段的行程上,新船停下了轮桨,只是依靠风帆逆风而行,这使得之前『当头风不可行』的概念彻底粉碎!

    一帮观礼的大小官吏,便是纷纷高声赞叹……

    『天佑大汉!此乃水战利器,国之干戈!』

    『有此等之坚船,大汉河川何处不可去之!』

    『古之有谁谓河广,一苇杭之!今则有谁谓川阔,一舟渡之!』

    『大河滔滔,今有坚船,可为通途矣!』

    『横海楼船兮可破浪,风云而动兮行神洲!』

    『……那啥,嗯,骠骑万胜!万胜!』马月猴年的诡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