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18脸红心跳 - 历史小说 - 夫郎喊我回家吃软饭了在线阅读 - 夫郎喊我回家吃软饭了 第103节

夫郎喊我回家吃软饭了 第103节

    “爹爹说笑呢,爹爹不吃红鲤鱼,他都吃河鱼。”

    小承意听这话哇的哭得更伤心了一些:“爹爹为什么要吃小鱼。”

    杜衡看着秦小满,瘪起了嘴:“有你这么哄孩子的吗?”

    秦小满道:“我这不也是实话实说了嘛。”

    两人好一顿哄,承意小娃哭的累了,趴在秦小满的身上眨巴了几下眼睛,慢慢睡了去。

    天气热,杜衡看着小家伙哭的一额头的汗水,软软的胎毛都给打湿了,连忙帕子绞了温水轻轻把小脸给擦干净。

    “这孩子。”

    秦小满见着小家伙鼻尖眼角都给哭红了,一直趴在他的肩上,脸蛋儿上都映出了些衣服褶皱的纹路。

    崽子睡的差不多熟了,两口子这才把人慢慢放到了凉席床上,然则刚刚贴着床,小家伙又迷糊着把眼睛睁开了。

    睡眼朦胧的看了一眼秦小满,又伸手抓住了杜衡的手指:“爹爹,不要蒸鲤鱼。”

    看着抓着自己手的小崽崽,像极了以前生气在屋里睡迷糊的秦小满,喃喃着说要小爹给他相公也灌一个暖水壶的样子。

    杜衡在床头轻轻拍了拍他的背:“好,爹爹不蒸鲤鱼,让它在水缸里好好养着呢。”

    小家伙这才安稳的睡了下去。

    ........

    秦之枫的婚宴办在了秋收以后,税收结束了,县衙里的公事儿也松快些,虽是一应事情都有周挽清操办,但做父亲的也要费心,毕竟家里就那么一个儿子。

    事情办的热闹,杜衡和秦小满自也是要去吃酒席的。

    这两年里秦知闫对他们家的扶持不小,家里开了铺子收入可观,又才秋收过,账上进了一笔大的数目。

    杜衡和秦小满给秦之枫的成婚礼也便置办的丰厚一些,是从苏州拿的一套品质很好的文房之宝。

    当日,秦家宾客云集。

    县上的许多乡绅,富户皆前来道喜,方才在大门口便见着各箱各盒的礼品往里头抬与送。

    秦知闫在县府做事,一应的同僚前来捧场倒是寻常,只是没想到竟然连知县也赏脸前来吃酒,这无疑是给秦家长了莫大的脸面。

    杜衡过了礼房进宅子,花园大厅上都是宾客。

    这番县里的大宴注重礼数,男女不同席,秦小满抱着孩子便去了家眷一头。

    杜衡便自往男宾场上走,一路上屡有人停声驻足看他几眼,实在是因为相貌出众又脸生。

    宾客屡有猜测,终是有长袖善舞之人短住了杜衡。

    “想来这位当是秦主簿的侄婿了。”

    杜衡看了一眼面前大腹便便,身披锦绣的中年男子,笑容可掬,一派商贾之气。

    他客气行了个见礼:“在下正是,不知这位官人是?”

    “在下乃永发粮行的东家,肖富。早听闻秦主簿有一得意侄婿仪表堂堂,又才学斐然,今日总算是得已一见。”

    杜衡猜测的果然不错,此人当真是商户,还是县城里四大粮行之一的东家。

    早闻县里四大粮行背后的东家各有神通,家业布及多行多业,是县城里最大的富户。

    虽只是商户,但这般有头脸的大商户能走到今天,自然没少给县里做官儿的献礼,若无官员行方便,如何又能顺遂至今,为此在秦家的宴上能碰见倒也不奇怪。

    只是杜衡想这些人当真是消息灵通的很,他只是秦知闫的一个侄婿都叫这些人摸清了。

    不过他中榜之时倒是风热了一阵子,邀帖也多,但他都借着读书一一回绝了去。

    杜衡觉得现在并不是去结交的时候,说到底他的家底薄弱,姑且一个有名无权的秀才而已。

    若是广泛逢迎结交,浪费读书时间不说,稍有不慎便有可能落入他人圈套,届时为人所利用。

    外头的人见他颇有些油盐不进的态势,自也就慢慢消停了。

    “肖员外谬赞。”

    “杜秀才不单才貌过人,又是儒雅之质。肖某这等粗人十分钦慕才学之人,今日相见即是缘分,不知杜秀才在何处落脚,他日肖某邀帖一封送到府上,还请独秀才赏脸吃过清茶。”

    杜衡依然不改客气道:“小生而今落住于田湾村,进城不便,素日又在书院读书,夫子课业重,怕是要辜负肖员外美意了。”

    肖富闻言不但未觉寒酸,反倒是微有喜意:“杜秀才刻苦,实乃令人敬佩,难怪院试可拔得头筹。只是这落脚于村落,又在县城里读书,寒冬暑月往复实在辛苦,若是在县城里住,也可省下不少时间读书啊。”

    杜衡微微敛气,原本是想以寒微家世打发了人前来结交的意思,倒是他失策了。

    这招对乡绅或许是好用,但对商户来说则反之。

    越是穷苦的读书人商贾反倒更是喜欢,穷便拿钱解决,商贾最多的东西便是银钱,比之有家业的读书人,清贫书生可要好应付的多。

    杜衡听此话中有试探之意,想引着他说囊中羞涩罢了,届时自是不必说就有东西送上门来。

    “肖员外言之有理,不过小生习惯了乡野宁静,虽是进城读书不便了些,却也更能静心读书。”

    这头话未谈完,忽而一道声音介入:“杜衡,你来了。”

    “堂叔。侄婿在此处碰见了肖员外说谈了几句。”

    秦知闫应了一声,笑而面向肖富:“这是我侄婿。”

    肖富自是不改又对着秦知闫一通马屁,两人说谈了几句后,秦知闫笑着道:“我这侄婿斯文,倒是难得与肖员外谈的来。”

    他放低了些声音:“知县大人那头想要几个读书人作陪,改日得空再一道吃茶,我先带着我这侄婿过去,肖员外可勿见怪。”

    “好,好。知县大人难得出来一趟,自当是要咱们县里的才学之士相陪。”

    杜衡拱手告辞,两人走远了后,杜衡同秦知闫道:“今日堂兄大喜,恭祝堂叔了。”

    “一家人便不说这些场面客气话了,待会儿见了知县大人机警些。”

    杜衡微顿,他以为秦知闫方才只是替他解围,没想到还真是知县要见他。

    到了正堂以后,杜衡一眼便见着高座上蓄着胡须的中年男子,宽脸狭目,面上带笑,似是心情不错。

    周遭已经有好几个人陪着,其中有周举人,还有几个同样上了年纪乡绅模样的男子,再有便是几个年轻读书人。

    杜衡先时乡试的时候见过知县一面,比起那日的严肃,今日瞧着倒是好相处的多。

    正位上的中年男子看向来者,眼前一亮。虽也是在考试查检之时见过杜衡的,只是当日书生众多,心中又有气焰,他怎会仔细看一个前来应考的读书人。

    而今再见,就不再是混迹在人群之中平平读书人一枚了,而是县里院试能拔得头筹的才能之士。

    他之所以眼前一亮,不光是杜衡才学可观,实乃是相貌端方。

    院试第三两年就能见上一个,但这般眉目如墨的院试第三却是十回院试也不一定能碰上一个。

    落霞这等小地方对相貌看的少,说到底是个弹丸之地,老百姓都埋在几个碎银上,自是少有看这些皮相。

    殊不知州府京城那些富庶繁华之地上,一副好相貌能有多少便捷好处。

    他作为一县之最,眼界自是比县里的都都宽广。

    且不说那些个家中富足,吃饱了附庸风雅的商户爱好美人。

    就拿读书人最看重的做官来说,那过了殿试三甲榜中等官的贡生里,就有因为相貌好而留在京中任职不必等官也不必外调的;亦或者是同等才学,因为相貌好过同人而排官先行排上的。

    知县看着杜衡甚是满意,怪不得一个侄儿的上门女婿秦知闫还当献宝一般带出来,当真是有些缘由。

    他笑眯眯道:“这便是杜衡了吧?不单是文章写的漂亮,人也很是清俊。”

    “回禀大人,这就是小人那侄婿。”秦知闫见顶头上司对杜衡也是夸许有佳,心中很是愉悦,折身同杜衡道:“快快见过知县大人。”

    杜衡做了个见礼,而今他是秀才,自是不必跪知县的,但礼数也要做全:“后生杜衡见过知县大人,多谢大人夸赞。”

    “今日大喜日子,不必拘着礼,你们都是本县的乡绅耆老。”知县望向了几个举人,转而又看去年轻书生:“青年才俊。往后县里的文育可都还要望着大家,今日难得在知闫家中一聚,当是轻松愉悦才是。”

    诸人一道称是。

    知县同杜衡招招手,一派长辈未有官威的慈爱模样:“杜衡,快坐下。听闻你堂叔要参加明年的秋闱,好孩子有志气,你少有出来走动,今儿可要同县里的诸位贤达耆老认认脸,学有不通之处当多请教。”

    杜衡应声道:“后生谨遵知县大人教诲。”

    “你们这些年轻人呐,读书入榜不单单是自家自族的体面,那也是我们落霞县的门面,本县还需得你们发扬才是。”

    “吾等定当刻苦读书,不枉大人所望。”

    几个年轻读书人恭敬回话。

    知县乐呵呵的,又同几个乡绅拉起些县上读书教育的事情来。

    杜衡瞧着今儿作陪的年轻人都是县府一些官吏的子孙,童生秀才的都有。

    在场的乡绅的话就有意思了,一个是周举人,一个是先时与杜衡过不去的孟怀善的堂叔,孟举人。

    另有两个脸生的不识得,除此之外就是县衙里的教谕训导,典史一类的小官吏了。

    素日里总端着一张马脸的周举人今日可谓和蔼,说话周道客气,同样是在这间正堂之中,相比之前的盛气凌人,两幅面孔实在是看得杜衡扬眉。

    “杜衡好学肯读,时有出入知闫家中,愚多有遇见,见他好读也是欣慰,常问功课一二,皆是应答得当。”

    “便是周举人慧眼,杜衡今日有所建树也是周举人提点教导之功。”

    “愚如何敢居功,终是知县大人领导有方,县里方才俊辈出。”

    杜衡方才抿了口茶,就听见话头又落在了他身上。

    周举人这老东西,素日里多方瞧不起他们家,而下竟还好意思舔着脸拿他在知县面前讨好。

    倒是博了个关心教化、指导后生,让县里增添有学读书人的贤能来。

    他脸上挂着笑,虽是不爽,但肯定也不能再这时候多嘴,说到底也是夸奖了他,让他在知县面前留好印象,周举子也跟着沾沾光而已。

    这些个乡绅,面皮不比县城的城墙薄。

    不过他这朝借人夸耀,虽是也得了知县的认可,却是有些让孟举子脸有异色了。

    孟怀善在书院的事情闹的在读书人中人尽皆知,又断毁失信了他们家一桩小生意,而下知县对杜衡青眼有加,孟举子自然有些挂不住脸。

    杜衡默着之际察言观色,发觉那孟举子自自己入堂以后就屡屡吃茶,几乎都没如何张口说话,只是高潮之处捧说奉应了两句。

    “西北战事初起,兵部同朝廷请囤军粮,各府县需得尽数上缴粮产。上头重视此事,知府大人近期会下各县巡收粮食,此乃一事,届时知府大人前来必将还会巡查教谕各项事宜,还得各位相迎陪同才是。”

    杜衡听到话题从县里的教育又说到了上头有巡查的事情,不免提起耳朵细听。

    在书院里早有耳闻西北战事吃紧,恐起战事,没想到终究还是打起了仗。

    虽说西北距离他们府县遥远,战火也烧不到此处,不过提及战事百姓难免心中恐慌。

    一处开战,若是国库空虚,到时候少不得四处征收粮食,更不济还要增长赋税,苦的究竟是老百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