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18脸红心跳 - 历史小说 - 明末汉之魂在线阅读 - 第七百四十六章: 汉江省

第七百四十六章: 汉江省

    安定了大半个朝鲜,春耕进行到了尾声,大太监郑之惠和张凤翼、梁廷栋又赶去京师面圣。

    由于加大了投资力度,京师到达天津卫的道路完全是混凝土大马路,道路经过的所有河流都用不着摆渡,全部架起了大桥。

    本来汉民族的桥梁技术就领先世界,有了黄汉出银子购买、收集大工匠的祖传绝活儿形成文字,向整个“红旗军”体系的建筑工推广技术,效果杠杠的。

    黄汉不会利用权势逼迫大工匠献出祖传秘籍,但人总是有弱点的,不为名利的少之甚少。

    比如旗卫打探到一个叫做贺鸣春的大工匠家里珍藏了不少知名石拱桥的图纸。

    貌似连赵州桥的维护图纸都有,可以确定正德年间整修小商桥的图纸就在贺家,可是不管旗卫如何开价这个大工匠都不肯拿出图纸。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app爱读小说阅读最新章节。

    汇报到了黄汉这里后,黄汉给王徵去了书信,把事情经过写清楚了。

    自从来到“红旗军”体系搞科研教书育人,科学家王徵就焕发了青春,工作热情高涨。

    得知了这个好消息,老人家第二天就出发了。

    王徵声名赫赫,贺鸣春如雷贯耳,见这位大家上门哪敢怠慢,又得知王徵能够保证给予他和两个儿子正九品官身,哪敢给脸不要脸?

    七天后贺鸣春一大家子都跟随王徵来到了虎穴城住入人才楼。

    黄汉手里有大明科学界的泰斗“南徐北王”,有这两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家、士大夫上门就不会出现谈不下来的条件。

    “红旗军”体系拥有了水泥,拥有了钢筋混凝土,拥有人才,拥有研发团队,这六七年里不断积累经验,新一代建筑工的架桥技术日趋完善。

    建造大桥的跨度也越来越大,以贺鸣春和两个儿子为首的研究团队已经有了在黄河之上建大桥的宏伟构想。

    如今来往于京师、天津卫对于郑之惠、张凤翼等等来说简直是一种享受,一路上还能够看到京畿之地的新面貌。

    他们乘坐的乃是黄氏出品的高级四轮马车,减震效果杠杠的,由于车尾外部安装了取暖的蜂窝煤炉子烧开水为内部暖气片供热,哪怕外面寒风刺骨,马车内也是温暖如春。

    他们再一次来京城乃是为“红旗军”将士们邀功请赏,也要尝试劝文武百官和皇帝早早给予征虏大将军郡王爵位。

    还有一件事情也很重要,征虏大将军拿下大半个朝鲜纳入大明版图,这里将要设立一个承宣布政使司,还叫做朝鲜不合时宜。

    黄汉的提议叫做“汉江省”,并且提名了不少官员担任汉江承宣布政使司左右布政使、左右参政等等,还有提刑按察使司正副按察使,下辖州府的知府、知州、知县。

    被提名当相当于高官的左右布政使的第一人选比较搞笑,乃是当朝首辅温体仁。

    第二人选乃是前五省总督陈奇瑜,第三人选乃是已经去云南赴任的卢象升,第四人选就是差一点被崇祯杀了的前户部尚书总督漕运兼巡抚凤阳的大员杨一鹏。

    徐明扬、张国维、朱大典、阎升斗、李诗圣、王本立、张文魁、倪可大、张有俊、何炳等等黄汉有耳闻的忠义官员全部上了“汉江省”选官名单,而且都是建议提拔一级调用。

    朝廷肯定不会完全满足征虏大将军的愿望,点名的官员能够给三分之一就不错了。

    但是这里留下了伏笔,朝廷给予这些人提拔,于国于民大有好处。

    他们中不少人原本就受到过“红旗军”恩惠,再次升官又是因征虏大将军而起,他们当然应该知恩图报。

    如果朝廷不放人,而且对这些人没有交代甚至于不闻不问,怨恨的情绪就有可能埋下了,想去征虏大将军治下大展拳脚的愿望会更加强烈。

    归根到底还是崇祯皇帝太老实,真不适合当皇帝,黄汉出招又太刁钻,往往不管崇祯如何化解,“红旗军”都是受益方。

    还有莫名其妙的几人也上了黄汉选官的名单,一人被提名为汉城府第一任知府,此人叫做宋应星,乃是江西省袁州府分宜县学教谕。

    还有北直隶通州人阎应元、南直隶金坛人冯厚敦、浙江上虞人陈明遇,这三人分别被黄汉提议委任为汉城府同知、推官、知州。

    黄汉记得阎应元的绝命诗,“八十日带发效忠,表太祖十七朝人物。十万人同心死义,留大明三百里江山。”

    感佩这位英雄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熟悉明末历史的人都不会钦佩被吹上天的民族英雄史可法,而是追捧江阴抗清三公,前者绝对是个眼高手低的坑货。

    史可法手中拥有军民上百万,拥有钱粮丰足的大城、坚城扬州,拥有督师、建极殿大学士、兵部尚书的光环。

    可惜这个明末抗清名将、民族英雄守卫扬州连半天都没撑住,最后的结果是造成“扬州十日”大屠杀,八十万汉人罹难。

    以后黄汉得了天下,如史可法这样的民族英雄一定要把他留在京城做官。

    给予他相当于城管局的官职,管管环境卫生和市容,管管戴着红袖箍的小脚老太太。

    这样做才是人尽其才,用这样的人担任封疆大吏绝对是被他坑死了都没地儿喊冤。

    因为他没有投降敌人属于那一种“平时袖手谈心性,临事一死报君王!”的高风亮节之人。

    而如阎应元、冯厚敦、陈明遇这样的人一定会给予他们驻扎海外殖民地的军政大权,有他们驻守新领地,一定能够安定一方。

    江阴抗清三公如今默默无闻,黄汉布置旗卫进行打探才得知他们的近况,如今他们都是布衣,唯有冯厚敦拥有秀才功名。

    黄汉举荐了几十地方官,其他人甚至于温体仁和陈奇瑜是否能够如愿黄汉都不在乎。

    唯有宋应星、阎应元等等四人志在必得,为此黄汉还派遣旗卫跟老丈人沟通,也给刘之伦去了信。

    拿下大半个朝鲜国原有领土纳入大明版图,征虏大将军居功至伟,他举荐的官员虽然让人根本看不懂也得着重考虑。实在闲得疼的明末汉之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