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18脸红心跳 - 历史小说 - 大明:我的祖父是朱元璋在线阅读 - 第十一章 九王齐聚

第十一章 九王齐聚

    “允熥!”

    代王朱桂快步走来。

    “见过十三叔。”

    朱允炆远远的上前行礼。

    朱桂没有理会朱允炆,径直走向朱允熥,拍了拍他的肩膀道:“怎么样?父皇没处罚你吧?”

    原来你也听说过我的故事。

    “没有。”朱允熥摇头。

    朱桂展颜一笑:“那就好,太监连条狗都不如,居然敢对皇孙龇牙咧嘴,换做是俺也得宰了他!”

    朱桂的母亲是郭惠妃,也就是滁阳王郭子兴的女儿。

    马皇后是郭子兴的义女,郭惠妃可是郭子兴的亲闺女。

    郭惠妃为朱元璋生下三子二女,劳苦功高。

    外公造反,亲爹也造反,一家子全是造反的主。

    所以朱桂最佩服勇敢之人。

    他不喜欢文弱的朱允炆,尽管他先前也不太喜欢朱允熥。

    眼瞅着朱桂对朱允炆异常冷落。

    朱允熥心说难怪建文帝削藩,把你整得那么惨。

    这里面多多少少带点私人恩怨......

    除了代王朱桂,还有沈王朱模等人。

    尽管他才十二岁,朱允熥得叫他二十一叔。

    朱元璋一共二十六个儿子。

    目前已经出生了二十五个,最小的今年才四岁。

    皇十二子湘王朱柏,洪武十八年就已就藩荆州府。

    从皇十三子开始,一直排到二十一,年龄相差几岁的七位皇子都在大本堂读书。

    他们大都是洪武二十四年这一批分封的藩王。

    各王封地已经选好,王宫正在建造。

    七位年轻的皇子呆在南京的机会不多了,故而十分团结友善。

    “见过十四叔。”

    “见过十五叔。”

    “见过十六叔。”

    “见过十七.......”

    “.......”

    “见过二十一叔。”

    朱允炆是个懂礼貌的人,一一上前行礼。

    朱允熥只是跟在后面,略微一点头。

    这几个藩王,年龄与他相当,平日里也经常一起玩耍,叔侄关系挺好。

    “允炆侄儿还是那般讲礼貌,思密达。”

    说话的是辽王朱植,十五岁,长得颇为文雅。

    他母亲是韩妃,习惯说思密达。

    冲着朱植微微一笑。

    朱允炆虽然内心看不起高丽背景的辽王,面上仍表现出尊敬。

    诸王以代王朱桂最为活跃。

    他年纪最大,充当大本堂话事人。

    去年,他刚娶了徐达的第二女徐妙清为王妃,也在在场诸人中唯一一个已婚人士。

    “明年我就要去大同就藩了。”

    想到众兄弟不久后将分居天南地北,朱桂不由得发出一声感慨。

    他的话引起了诸王共鸣。

    辽王朱植闷闷不乐道:“父皇说让我明年就去广宁就藩,思密达。”

    “俺也一样。”

    又有两位藩王说话,旨意让他们最迟在洪武二十六年就藩。

    十四岁的宁王朱权,一直沉默寡言。

    他去年时就被封为宁王,至今仍未就藩。

    按照王号,朱权知道自己的封地将会在大宁。

    大宁地处喜峰口外,属古会州之地,东连辽左,西接宣府,是多战之地,估计会常年和蒙古人打交道。

    “肃静!”

    黄子澄断喝一声:“回到各自位置上!”

    聚在一起聊天的诸王立刻作鸟兽散。

    朱元璋对皇子们的要求极为严格,第一条就是尊师重教!

    为此,老朱特地给先生们一个特权:允许殴打皇子。

    黄子澄身上有股浓浓的私塾老师味道。

    他教学非常严格,甚至残酷。

    这家伙手里拿着一把竹子制成的戒尺,目光不断扫描下面的藩王。

    谁敢不听话,就会被打手掌。

    生性好动的岷王朱楩(pián)是今天第一位受害人。

    戒尺啪啪啪几声下去,手上通红一片。

    历史上的岷王朱楩本就是个不尊王法的家伙,动不动杀戮吏民。

    十三岁的朱楩正处在青春叛逆期,被打立马急眼了。

    他冲着黄子澄骂道:“你个老东西,不知孤已封王了?”

    一般情况下,学生越是叛逆顶撞,老师越是下死手。

    哦,你封王了?身份不一样了?

    黄子澄抡起戒尺又是一顿输出:“叫你顶嘴!我打的就是你岷王!”

    “啪啪啪!”

    黄子澄用实际行动表示,大本堂学习的日子并不好过,皇子皇孙们也会挨打。

    当年的燕王朱棣,就是经常挨打的主,头都被大儒李希颜打肿了。

    四哥朱棣的传说,至今还在大本堂里流传。

    时常被先生们拿出来教导诸王,引以为戒。

    “停停停!我服了还不行吗?”朱楩大叫着。

    “啪啪啪!”

    “先生我错了!”

    “啪啪啪!”

    “你个老东西!没完了?”

    “啪啪啪!”

    “先生,我这回真错了!”

    “啪啪啪!”

    一顿输出后,黄子澄累的气喘吁吁,终于收回了戒尺。

    他瞪了一眼发笑的诸王,斥道:“上课!”

    再看岷王朱楩,两只手已经肿了一圈,连脑袋都隐隐鼓起。

    “十三哥,这老东西忒狠了,完全不把俺们兄弟放在眼里!”

    朱楩摸着脑袋和同桌朱桂商量:“俺们要不要找机会弄他一顿?比如在他头上套个麻袋......”

    说着做了一个跳起来殴打的动作。

    “(⊙o⊙)…”

    代王朱桂愣了下,忙偏过头去。

    “朱楩!”

    一道厉喝声,却见黄子澄冷脸望来,指着门口:“出去面壁站着,鼻尖靠墙不许动!”

    “奥......”

    朱楩耸拉着脑袋出去了,刚到门口,猛然抬起。

    因为背对着大家,旁人无法看清他的面目。

    “朽木不可雕也!”

    黄子澄愤愤评价,便不再理会。

    下面开始授课。

    “......元世祖虽能立国,而制度甚疏阔,礼乐无闻,故政事不及汉唐,况能复古乎?”

    这节课讲的是传统经史,从元世祖讲到明初,又从明初扯到秦汉。

    黄子澄的教学方式,与很多学校的政治老师相似。

    明明在讲知识点,突然间就扯到国际局势了,东拉西扯的彰显自己很有见解。

    得亏黄子澄有官身,换作地方私塾先生,敢扯政治,抓起来坐牢!

    朱元璋明确规定,生员不得议政。(诸人皆许直言,为生员不许。)

    农民们可以聚在一起畅谈国家大事。

    商人们也可以坐在酒楼吹逼国策。

    就是窑子里的妓女也能扯上几句政策。

    唯独读书人不行!

    除非你有官身,可以上书发表你的高见。

    朱元璋的意思很明确,有本事你考上了,到朝堂上发表高见,或者给我上奏疏!

    别以为读了几本书就以为自己无所不知?

    吹着不要钱的牛逼造谣生事!

    关键还有一群人听。

    毕竟在众文盲眼中,读书人懂得多,说的应该是真的。

    估计老朱年轻时没少听读书人吹牛逼。

    事实证明,当一个人对你没有好感的时候。

    想改变他的看法,需要很长时间。

    尽管朱允熥在课堂上表现得中规中矩,认真听讲,一副如饥似渴学习的模样。

    但还是遭到了黄子澄的针对。

    “朱允熥,你来回答一下,韩信问路斩樵做的对吗?”大明第一帅的大明:我的祖父是朱元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