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 第253节
书迷正在阅读:神医:上山十年,下山无敌、鼠目存光、大宋一把刀、一个喷嚏毁灭一个魔法文明、吞噬星空之时光模拟、满级戏精给反派当后妈[五零]、重生之世界首富、嫁给隔壁村的糙汉(1v1h)、魁星乱(女尊np)、禁止觊觎可爱玩家[无限]
朱会苍站了起身,想看仔细点似的。 戴南辉和耿凌飞以及范芸芸,却是不太清楚发生什么事了。 确定好脓肿深浅。比较浅的话不需要上麻药了,医生轻轻用针尖或刀尖挑两下破了脓肿皮即可排脓,没必要让患者再挨一针。然而,眼前患儿这个情况比较严重了,给家属给延误出来的病情,感染是来到筋膜了,不上麻药不行。 要上麻药了,没有麻醉师随行。不过这种外科小手术向来是不会配有麻醉师的。全国麻醉师数量少,况且这种局麻十分简单,是在患者神志清楚下进行,不需要麻醉师全程看护,通常只有医生自己给患者做局麻。局麻可以说是考验外科医生独立操作的一个技术门槛了。 局麻具体来说分为好几种呢,有表面麻醉局部浸润麻醉区域阻滞麻醉神经及神经丛阻滞麻醉。 譬如做普通胃镜前患者被嘱托吞一口麻醉药,喉咙感觉被麻了,这是表面麻醉,主要起效于黏膜。门诊的小手术如常见的痔疮手术,医生在患者肛门周围神经注射一圈麻药是区域阻滞了肛周的神经。神经丛阻滞分好几个部位,如骨科的手和前臂手术用的上肢神经丛阻滞,这个不是在门诊做,是在手术室里由麻醉师操作,并且是儿童患者的话肯定要搭配全麻。 患儿是相较成年人而言非常不配合,容易动来动去,只有全麻能让患儿睡觉不影响医生操作。因此只要是比较大的手术,年纪越小的患儿做单独局麻少,一般加上全麻多。 好在这个患儿年纪有十岁了,现场也没有全麻条件,可以试一下。 综合判断完毕,谢婉莹当机立断,向护士伸出手:“注射器,利多卡因,生理盐水。” 谢师姐好威风。范芸芸在内心里想要模仿偶像的动作了。 戴南辉和耿凌飞却觉得谢婉莹勇气爆棚了,不可思议,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她居然一点怕都没有。 姚洁给她分别递上麻醉药和生理盐水敲开的安瓿,让她自己吸药。 拉开注射器推杆,稳稳重重把针头插入安瓿里吸药。其他人见她的手没有丝毫的抖动稳如泰山,又是一惊。 自己配好局部麻醉药,谢婉莹将针头朝向了患者感染的皮肤周围,扎入。 围观的人呼吸有些吃紧。 内行的医生知道,局部浸润麻醉不只是麻醉,而且是给等会儿的手术先做探查。这一针下去,可以探查到患者骨头的深度,可以探查到脓肿深度里头的范围。因此局部浸润麻醉是要一针将手术范围内的神经全麻了。也因而手术范围大的话,不止一针,要在伤口周围其它地方继续再打麻药,使前后左右全麻到位。 第884章 脱胎换骨了 一群人看着看着,骤然意识到了为什么自己紧张了。 “哎呀。”姚洁惊呼声,自己怎么可以忘记这么重要的事情。 患儿会动的。赶紧跑过去按住患儿的四肢,再喊其他人帮忙按。 麻药一扎,毕竟有针头在,小孩子被扎针哪有不怕的。 等她把手放到了孩子的小手臂上时,姚洁发现了不对劲。这孩子不动的?不会是这孩子昏迷了吧?急急忙忙转过头再看看孩子的脸。 十岁男童的眼皮眨眨,显然不是昏迷不醒了,人家孩子只是没觉得半点疼。 有了姚洁这串动作的鲜明提醒,其他医生看向谢婉莹的目光里明明白白写着行吃惊了。 “哎,他打针不疼吗?”姜明珠站了起身,望向了小师妹。 “这技术厉害了喔。”金医生一边惊奇一边又觉得理所当然。因为她之前算是见过谢婉莹的惊人表现了。现在这个场面只让她越发感受到:“她进步超快啊。” 回忆几个月前,谢婉莹在外给一个气胸患者做急救穿刺。大家都说她勇气可嘉,但是,明显当时她在傅昕恒指导下做操作并没有今天这样强大的自信。 很显然,在普外三个月再加上在肝胆外一个月的升级训练,谢婉莹更加脱胎换骨了,从雏鸟不断地改变中。 局部浸润麻醉要领,要一针到深,边退边注药,一边要留意是否误入扎到血管里头去了。谢婉莹一点点地退针,一点点地推药,针尖时而在皮肤下方调整方向。 孩子不仅没觉得疼,好像感觉好舒服似的了。麻药可以减轻疼痛感,麻药打得好当然孩子先觉得舒服些了。 只看孩子脸上的表情,所有人都知道这个医生厉害了。 村民们张望到眼珠子要瞪出来了。 孩子爷爷的头像大鹅一样伸着。 李村长拍下孩子爷爷的肩头:怎样,还让不让医生给你孙子治? 孩子爷爷猛点头:治,治,治。 可以说,穷人家的家长怕给孩子治有时真的不是因为有没有钱,其实是最怕治疗的花销无底洞。所以医生的技术起了关键作用,可以做到成为家长给孩子治病的定心丸。 她说要做一个保护孩子的天使。聂加敏望着这学生的黑眸里有了一抹光。 打好了麻药,放下注射器,谢婉莹再向护士伸出手:“刀。” 姚洁将手术刀递给她了。 谢师姐拿手术刀了。范芸芸内心忍不住激动,双脚在地上似乎跃跃欲试,好像要跳起来。耿凌飞和戴南辉转头望了下她这个见习生,皱住了眉。 手里持手术刀,谢婉莹熟练地转动拿刀的姿势,在患儿的伤口上划个十字切口,紧接把刀还给了护士,用手指进入切口部位挖出脓液和坏死组织。 注射器再吸入大量生理盐水,此时再有个人帮谢婉莹冲洗伤口更好。姚洁刚想拿着注射器上前帮忙,耿凌飞突然走上去了,对她说:“老师,我来。” 姚洁不知觉地看向了谢婉莹请示,后来她想自己是怎么了,怎么请示个实习生了而忽略了在旁的领导了。 第885章 跟她学 “聂老师,让他帮忙可以吗?”谢婉莹却是没忘本分,转个头向聂加敏请示。 只是小小的操作,聂加敏当然首肯。 终于可以加入操作了,耿凌飞立马戴上手套和口罩,拿注射器站到了谢婉莹的对面当助手。 这人是傻了吗?为了做这样一点操作居然捧她为老师了?戴南辉摇着头,不知道怎么形容耿凌飞这样的举动了。 范芸芸的眉头忧愁地纠结着,是想什么时候才能轮到她自己当上谢师姐的助手。 清脓要非常仔细,只有一次彻底清理干净,患儿才不用再痛苦了。谢婉莹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自己的手指上。 站在她对面的耿凌飞能近距离感受到她可怕的魄力,叫他要吞口水了。 不要以为这是用力掏可以掏出来的,外科医生不是用蛮力解决问题是要用脑子。因此其他人发现,谢婉莹的指头并没有在里头捅等剧烈动作,而是轻轻地动了动而已,不会儿,脓液连连不断从切口处流出来了一大滩,伴随而出的有坏死的部分组织。 邱瑞云和何光佑也感兴趣了,起身走过来瞧瞧她做的怎样了,然后遇到了站在前面看得不亦乐乎的常家伟和朱会苍。 “再在这个方向冲洗下。”谢婉莹对拿生理盐水的耿凌飞说。 耿凌飞一时好像没能理解到她的话。 谢婉莹只得亲手拿住他的注射器头,帮他调适好冲洗方向。 耿凌飞第一次亲身尝试到了“谢老师”的厉害,只见经过她稍微调整后,冲进去的生理盐水很快将伤口里头窝藏在边角上的脓液冲出来了。而之前他的眼睛再怎么仔细看,都没有发现端倪。 “继续冲。”谢婉莹对他说。 “是。”耿凌飞感觉自己主动申请帮忙是做对了。别看冲洗伤口这个操作看似容易,其实有技巧的,现在被她点拨了下后,他有点体会了。 “刘村医来了。”村干部从九庄把驻村医生带来到了现场。 提着个医药箱的刘姓村医生,年纪偏大,快五十岁了,因此行医经验可以说一样非常丰富的。从远处走来时他已经看到了谢婉莹他们的操作,啧啧赞许:“是国协的医生啊。” 小医生对大名医很崇拜的。谁不知道国协是块金字招牌,能在国协的医生个个不可否认都是名医。 放下医药箱,刘村医戴上老花眼镜,走近说:“我也想学学了。” 李村长听见他这话急忙先拉下他:“给老王的孙子治病需要抗生素。你带来没有?” “带了带了。”刘村医回转身从里头拿出青霉素,对村民的情况都算是比较了解的,说,“他孙子以前打过青霉素,应该不会过敏。” 聂加敏谨慎,怕药物批号不同,对护士说:“做青霉素过敏试验。” 总算是冲洗完了伤口,谢婉莹再仔仔细细检查。最后当然是再请示下老师需要不需要再怎么进一步处理。 “有点出血,放凡士林纱布进去,可以压迫止血,而且可以作为一个引流的作用。”聂加敏指导她说道。 第886章 完成任务离开 凡士林纱布居然有这个作用。几个医学生现场听着老师的经验之谈,感觉到受教了。 与其相反的是,姚洁听到要用油纱条,差点额的一声翻白眼。忘了自己把这东西压在哪个箱子箱底了。只能冒着汗回头十几个箱子全翻箱倒柜了。 “姚姐。”谢婉莹发现她异常的表情,告诉她说,“最靠墙的那个箱子边上,我塞了一盒凡士林纱布,你拿出来先给聂老师用吧。” 谢谢!姚洁回头给她一个感谢的眼神,匆匆跑进办公室里拿东西。 按照老师的说法给患儿的伤口里放上凡士林纱布,处理完毕,谢婉莹交代患者家属:“每天要带孩子去换药。” 孩子爷爷听了回答她说:“是你以后给他换是不是?” “不是,他们是义诊医生,平日里在大城市里医院很忙的,今天只来一次,帮你孙子处理伤口很不容易了。以后你带你孙子找刘村医继续打针换药。”李村长给孩子爷爷说,“而且医生早前告诉过你,你要带你孙子去医院再看看他的牙。他嘴里头也生病了,得治。” “你们继续给我孙子看牙嘛。”孩子爷爷说,只信任眼前这几个医生了。 看不了的,他们不是口腔科专家,哪里可能看牙。口腔有口腔医学的专业和特殊性,不能乱来的。打个麻药都不一样。 就此,李村长安排好专人,等孩子打完针稍微退烧,再陪这孩子和王爷爷去县城医院看口腔。 排队病人多,处理好这个病人,一帮医生们赶紧回到各自的位置上继续给其他病人看病。 时间过得飞快,不知不觉中五六个钟头过去了。 夜幕降临了。 只见天黑没能阻止络绎不绝想来看病的村民们。原来邻村的有些得到消息太晚,这会儿才急着赶来排队想让国协的医生给检查下身体。 村民热情不减,村委会在办公室里拉出了插座电线和灯泡给医生们照着义诊台子。 等到快七点半,见医生都没时间吃饭。李村长和其他村干部商议着怎么结束这个义诊。反正这么多病人医生肯定是看不完。 怎么让村民们走是个问题。 “下雨了。”排队的村民里头有人喊了句。 这夏天的雨说下就下的。先几滴大的雨珠下来后,忽然随风飘泊来一阵大的雨。在十二庄呆了大半天,大家不知道这雨下午早在县城里头下过一趟了。 雨来人散。 村民们纷纷跑回家去躲雨。 义诊分队趁机收了摊。由于要赶回县城去,医生们没在村委会里吃饭,匆匆和李村长等一群村干部们告别了。 “谢谢李村长,下次再见。”按照陶智杰的吩咐,何光佑代替新领导感谢村委会对义诊的大力支持。 “不,我们要感谢的是你们医生。你们不顾劳累下来给我们村民看病,辛苦了。”李村长和每个医生握手表示十分的感激,“你们不在这里吃饭,至少带上个鸡蛋和馒头在车上填个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