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18脸红心跳 - 其他小说 - 对不起,我想重新做人在线阅读 - 第一百六十九章:白衣童子

第一百六十九章:白衣童子

    大斌312年,大役(非错别字,望理解)已经持续了20年。

    很多温县人,都是在这种环境下出生,长大,乃至结婚生子。

    温县本有20万口人,因依傍“温水”的得名,是实打实的大县,县中还有叶家这样的书香世家,高门大户,着实繁华。

    时至今日,新县令查拢人口,也只剩下12万口人,百业凋零,民生疲敝,就连叶家也渐渐衰败,整日闭门不出。

    索性温县环山面水,找口吃食不算太难,渐渐的日子也总要过。

    自20年前起,每逢秋冬,就会有大役出现,日子难过的也不止温县人,整个大斌王朝都如同麦子一般,每年都被割一回头。

    没人知道这大役是怎么来的,又是个什么原理。

    今岁秋季雨水多,影响了秋收,地里淋雨抢收稻谷者病倒了一片,眼看又是一场大役将至,新县令急忙下令,仿造云州王刺史发明的“隔役法”,在县东边修一片副郭,甭管是寻常风寒还是役病的,都需将人送去。

    只是学的其形却不得其理,徒徒浪费许多人力,大役却并没有比往年好一分。

    今岁再去800余人。

    一日,温水上游,飘下一竹筏,无竿无橹,顺流而下,筏上一少年郎,白衣无发,面容俊美,不过十五六岁年纪。

    有渔民问:“可是僧人?”

    无发少年郎摇头道:“僧乃佛之畜奴,小生自由自在。”

    渔民又问:“来温县何事?”

    少年郎道:“有大役则有小生,大役过而小生至。”

    渔民道:“家母刚丧,役病未过。”

    少年郎不答,跃至岸边。

    行至县东副郭,乱葬岗处,不顾阻拦而入,面前竖一香炉,盘坐尸堆之上三日不动。

    县令闻言至此询问,少年郎置若罔闻,县令又恐染病,便无人敢管,只吩咐差人时常来看看。

    三日之后,少年郎座下尸堆不翼而飞,只余下三具,而温县下起了鹅毛大雪。

    差人问:“汝可见此处众尸?可是有人盗取?”

    少年郎道:“尸乃役之源,病之床,瘟之母,自当焚之。”

    差人又问:“为何不见烟火?”

    少年郎道:“此役非凡俗之役,自不可用凡火焚之”

    县令闻之大喜,觉少年郎乃高深异士,知晓其不是僧人,携酒肉而犒,被拒,遂献银十锭,乃收。

    少年郎取出针砭,为余下三尸针灸,三尸复起,随少年郎而去。

    “此三尸阴气难消,我自赶之入山,明年温县之役或可轻些。”

    县令闻之再谢,献金十锭。

    少年郎赶尸而去。

    翌年,温县重役,去万人。

    县令病逝。

    _____________________

    叶达将将朗道的笔记本电脑合上,心里五味杂陈。

    温县就是叶家祖地所在,七百年来从未变过,后改名为“温阴县”。

    这段县志,时间点是大斌312年,自己死后15年左右。

    百年瘟役,是九州重大的历史事件,但聚焦于一人、一地、一事的记载并不太多。

    一个是因为年代久远,每逢动荡时节就会损失一大批文书,另一个则是在百年瘟疫后期,九州人已然麻木,不会去记录具体的悲剧,在他们眼里那已经是常态了。

    朗道喝了一口咖啡,说道:“实际上这个白衣无发少年,不止温县有记载,我查阅的所有资料里,周边有些县内也有记载,有的地方称他为‘白衣童子’,考虑到年代久远文书遗失,我很怀疑他走遍了梁州,乃至更远,所以才在那段评书中写道:‘每每大役屠城,十室九空,必定次日就达,百姓见到此人就知大役已过’。”

    “温县因为是‘神童叶达’的故乡,所以当地最重文教,每代都有人勤加修缮县志,记录保留的也最为完整,周边一些地方只有零星记载....”

    说道这里,朗道突然突然眼神一缩,摸着山羊胡子道:“等等,叶小兄弟也叫叶达,老家也是湘西?是湘西哪里?”

    聊到此时,朗道才将一些信息串联起来,之前一心只想着说服叶达拿到改编权,此时确是心中一动,一个离谱的“假想”冒了出来。

    叶达随口说道:“江蒙县。”

    这是温阴县周边的一个县名,用来搪塞朗道。

    然而编剧的思路,和常人显然是不同。

    朗道小眼睛一眯:“都叫叶达....”

    只能说,任何一个正常人,都不会往这个方面想,叶达这个名字,在其他人眼里,最多就是比较有梗。

    就像普通人绝不会觉得,班里那个叫李白的同学,是李白转世一样。

    他们只会觉得对方的父母起名字挺不要脸的。

    这是绝大部分正常人的思维。

    但绝不包括整天捉摸剧本,追求精彩和反转的朗道编剧。

    一个大胆的想法立刻跃然脑海中。

    朗道:如果...就说如果,

    此叶达就是彼叶达...

    精彩!太精彩了!

    他倒不是真的认定,眼前的叶达就是700年前的神童叶达,但仅仅是将其当做剧本里的人设来设想,就已经有一种编剧或者作家独有的兴奋感。

    700年前的神童叶达没有死,而是活到了现代,那么是什么让他活到现在的呢,嗯...可以是旧日异士的法门!

    然后....然后....

    朗道编剧显然陷入了自己的沉思,大脑飞速运转,脸色涨红,就连服务员的屁股都不看了。

    典型的颅内高潮。

    叶达没有读心术,只觉得这个大编剧有点怪怪,给他一个活人脑子,他也不会想到朗道已经很接近真相了。

    之后叶达将朗道所有整理的资料,发到了自己的邮箱中,这里面不只有和温县县志相关的内容,还有朗道这些年收集的所有东西,数量相当庞大,有很多是以图片形式拍摄的书页、碑文,所以达到了十几个G的夸张大小。

    虽然未必都和自身相关,但都是朗道在打磨《王朝天倾》剧本的时候,搜集的百年瘟役时期的资料。

    若是没有朗道,仅仅搜集这些资料可能就需要以年为单位的时间。

    毕竟这些东西不会集中起来放在图书馆里任凭翻阅,而是隐藏在各地县志、碑文、民俗传说中。

    这次见面,双方其实都不亏,真要说起来,以叶达给出的改编苛刻限制,未来很有可能变成空手套白狼。

    朗道此时灵感大爆发,又觉得这个“假想”说出口有点羞耻,没有再和当事人叶达提起,而是急急忙忙回房间整理思路去了。

    两人约定之后至少要有三次深谈,来助力剧本的成形,未来一段时间朗道都会留在东海。

    而叶达也忧心忡忡的离开,甚至没有去搭理曹斌的挽留。

    因为他现在,可能猜到了三根石针中,“太阴”的作用了。

    他需要去赶紧去做个实验!辛老板的对不起,我想重新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