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18脸红心跳 - 历史小说 - 大将军的读书郎在线阅读 - 大将军的读书郎 第142节

大将军的读书郎 第142节

    其实是王珺他们打猎弄来的,是个羊腿儿,但不知道是不是黄羊,反正温润也不认识是什么东西。

    可味道不错,吃了之后跟羊肉的效果差不多。

    “行,那我回去了。”张大爷拿了东西颠颠的回去了。

    温润打开了辛县令给他的信,很厚一沓,上头写的内容,更有意思。

    第一,的确是有个才子要来拜访温润,而且这些才子,是游学过来的,从京城到府城,再到县城。

    第二,来的人身份不简单,给他们领路的是邓二少!

    邓二少什么人讷?那么娇气高傲的一个小少爷,能给人当领路的?

    除非对方大有来头。

    果然,第三,辛县令说,有一位谢六公子,这位谢六公子可不简单,他是当朝首辅大臣,谢亮,谢有道的孙子。

    谢亮的经历可传奇了,他是当今皇上执政之后,第十个状元,可惜有点大器晚成。

    他中状元那一年都三十了。

    但是一中状元,他就跟皇帝攀上了亲家,他的二儿子,尚了皇帝的二公主。

    然后他就翰林学士了。

    倒是他的二儿子跟二公主成亲之后,十分恩爱,二公主三年抱俩,一儿一女。

    皇帝一高兴,给他老亲家升了个官儿,外放成了直隶的布政使。

    当了五年的布政使,他就升迁回了京城,成了户部侍郎,他三儿子就跟当朝太师的亲孙女成亲了。

    然后他就成了户部尚书。

    等到他小女儿嫁入镇国公府,成为镇国公的嫡长孙媳妇儿,他就入了内阁,成了阁臣。

    连带着,他早前出嫁的大女儿的夫婿,都有了升迁,可以说,这关系网被他弄得那叫一个亲密和牢固啊。

    等到他孙子大了,到了入学的年纪,就直接进宫当了皇子伴读。

    然后他就从最后一个阁臣,升迁到了首辅的地步。

    且他虽然比当今皇帝年纪小,却身子骨儿不怎么好。

    时不时地生个病,也不知道跟皇帝怎么办理政务的,反正皇帝很重用他,且宠信他。

    他的儿子们,也很争气,不仅自己考中了进士,排名还很靠前。

    大儿媳妇更是老蚌怀珠,给他生了个六孙子,那就是这位谢六公子,谢松,谢长生。

    因为生他的时候,谢大夫人因为年事已高,怀的辛苦,差点难产不说,这孩子还瘦瘦弱弱的,哭声都没有猫儿大,当时谢老大人就给起了“长生”这么一个字,压一压他的小命儿,还给起了“谢松”这个名字,因为松柏常青。

    别看谢松生下来体弱,架不住家里人补啊,从小打到,这养下来,后天补给及时,长得壮实了,也就跟普通的孩子没什么异常啦。

    这位谢六公子,大概是因为小的时候,身体不好的关系,他就在家里养着,也不出去玩耍,家里都是有学问的人,加上家里人疼他嘛,祖父父亲都有事没事的陪着他,教导他读书写字,吟诗作对。

    他十二岁的时候就考了秀才,十三岁考了举人,十五岁以一首《如梦令·春花秋月》而名动京师,被人号称“京师第一才子”。

    甚至有人想要跟他家联姻,条件都很好,有几位皇子也动了心。

    这位谢六公子就只好说要去游学,归期不定,他反正都是举人了,哪怕不是解元,也是名列前茅。

    会试跟本不怕,但是他讨厌留在京城,很多人都想招他为婿,他就跑出来了。

    反正他还年轻嘛!

    在外面看看山水,参加一下各地的文会,看看其他的才子,甚至是认识点风月佳人什么的,这位倒是潇洒的很,带着七八个护院,以及两个长随,两个书童,四五个赶车的马夫,这就出门游学了。

    带多少钱不知道,反正到哪儿都有人接待。

    谢首辅可是有不少门生故旧,不说遍天下,也差不多了。

    对于这位谢六公子,那是照顾的无微不至。

    而这位谢六公子,就来了永清府,在永清府呢,听说了温润的大名,就想结交一下,可惜,他想等到年终文会的时候,认识一下。

    结果听人说,温润不会来年终文会。

    这位谢六公子就沉不住气了,要来永宁县,与温雅士一起,探讨诗词歌赋,甚至有可能,在你家过年。

    温润看到最后,已经一头黑线了好么。

    他好好地在家,突然天上掉下好多人,找他谈诗论词也就罢了,还有可能在他们家过年,这都什么跟什么啊?

    可是不招待也不行,首先对方的身份,他可以不在乎,反正天高皇帝远,可民不与官斗啊。

    另外就是,辛县令貌似很在乎。

    还有本地土著陪同,这邓二少来了,恐怕会直奔书院去,吴山长恐怕会很喜欢才子大聚会。

    可他不喜欢啊!

    无缘无故的谁乐意家里来陌生人,还总是缠着自己。

    再说了,他家也没啥特色,来干啥呢?

    温润不仅气闷,可是没办法,对方就是奔着他来的。

    第二天,温润就叫了陈强家的过来,吩咐了她好多事情。

    “老爷,这是贵客要来吗?”陈强家的都不由得问了出来。

    “是,唉,真不想让他们来。”温润没好气的道:“来我这里,又是吃有适合,还得招待他们,我闲得慌啊我?真不想他们来。”

    “是什么人啊?”陈强家的愣了一下,老爷这么心不甘情不愿的啊。

    “是一群才子,来我这里,找我茬儿的。”温润吸了吸鼻子:“我这是人在家中坐,才子天上来。”

    陈强家的一下子笑出了声:“老爷名声在外,有才子慕名而来拜访一二,也是情有可原的,何况对方是上门拜访,与老爷素不相识,也不能空手而来,万一真的带了重礼而来,您不仅要招待,走的时候,还得带点随手礼……。”

    温润一下子就先是被人抽走了精气神:“这还连吃带拿啊?”

    陈强家的乐不可支起来:“您这也太……。”

    也太吝啬啦。

    温润趴在桌面上哀嚎:“想个办法吧,他们最好别来我家。”

    但那是不可能的,温润想了一晚上,第二天起来就开始准备了。

    不过他准备了七天,都下了两场雪,他们家的梅树都开了花儿。

    人也没来!

    作者闲话:

    先更新一章看着吧,江湖在码字了,但要先去睡一觉,最近作息颠倒了

    第141章 都是官宦子弟

    这天温润正在教导学生们,背诵《声律启蒙》,这个是他临时增加的课程,希望培养学生们的诗词歌赋的感觉。

    结果陈旭就跑来了:“老爷,张大爷说,有贵客到了山脚下,让小的告诉您一声。”

    温润一听就知道人来了。

    “那,你跟我一起去?”温润问了陈旭一句。

    陈旭明显不想去,低着头,不吭声。

    “算了,你给我看着点这帮孩子,尤其是小班那里。”温润道:“不许他们多吃糖!”

    陈旭一下子就开心了:“好的,老爷!”

    他不爱见外人,温润也随他去,反正他家里不缺人手。

    再说,陈旭越长越好看,他自己就是个结契之人,哪怕现在还没那啥,也是知道一点的。

    有人就是不爱红装爱蓝颜,温润自己无所谓,可陈旭长成那样,很容易招惹是非,故而不爱出门就不出门,不爱见人就不见人。

    温润自己却需要见人的,陈强家的已经在屋里头等着了。

    幸好昨晚洗过了澡,温润只需要换一身见客的衣服,重新整理一下头发,就行了。

    等他一摇三晃的走到大门口,张大爷家的二小子就过来,无奈的告诉温润:“人还在山脚下,没上来,你可以爬上你家那观赏亭台看看。”

    温润皱了皱眉:“我都够慢的了,他们还没来?”

    “嗯。”张老二就转身回去了。

    温润让人打开大门,然后自己一撩袍袖,上了观赏亭台,就是他们家用竹子搭建的那个二层的亭子,往村口那边一看,顿时懵圈了。

    他看到的不是马车,看到的是一排排的轿子!

    古代时候,这轿子不是一般人能坐的,别看在那些影视片里,不管秦汉唐宋,还是明清时期,哪怕是七品县令出门也坐轿子,其实那是不可能的,哪怕是三品高官,也不行。

    早在唐朝的时候,就连宰相出门也是骑马,宋朝时候也是一样,不要以为宋朝弱,最初它不弱。

    主要是士大夫们认为以人代畜有伤风化,都不肯坐人抬的轿子,一直到宋哲宗的时候,因为司马光四朝元老,年迈体衰,特意下旨准他坐轿,但就算是这样,司马光都不敢接受。

    一直到了南宋时候,因为赵构南渡,而江南不比北方,多雨又多水道,平坦的大路一下雨也泥泞了,以至于其它交通工具都不太方便,才特许上朝时可以乘轿,其他时候依旧不许以人代畜。

    哪怕是元朝也是如此,虽然是外族,但那也是人类不是?

    明初的时候,才稍稍放松了一些,可也只有在京的三品以上官员才许乘轿,直到明朝中后期,轿子才流行起来,但也不是普通人能随便乘坐的,一般百姓除了特殊原因,比如说腿脚不方便,或者是残疾者,只有七十以上的老人,或者是新娘子,才可以乘坐轿子,并且只能是二人小轿。

    一般不乘坐轿子,都只是坐着竹子制成的滑竿,这个既方便,又能看一看风景,尤其在都是男人的情况下,大家女眷不宜露面,故而乘坐轿子的多,可没说大家男人也得如此,他们这一群人,就是乘坐的轿子上了莲花坳的山路。

    而且他们都是男人!

    后来温润才知道,他们嫌弃马车上山颠簸的厉害,就让人抬了滑竿来乘坐,但是呢,滑竿没有轿子暖和啊,没有马车也不行,就让人赶着空车来莲花坳了。

    莲花坳的地形是挺不好走的,但是没到寸步难行的程度,温润来来往往的也是乘坐的马车啊。

    只能说,对方是真的“身娇肉贵”啦。

    这七八顶轿子,都是两人一抬,倒是不违制,可是,谁家能有这么多轿子备用啊?这玩意儿,一般没人用。

    而能一口气抬来这么多的轿子的人家,也不多见。

    这伙人慢慢悠悠的上了莲花坳,过了村口之后,就直奔温润家、哦,老王家来了。

    现在的莲花坳周围,起来的是一圈儿泥土夯实了的围墙,一人多高,两米宽,上面还立了拒马,别说人爬上来,就是马也跳跃不过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