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18脸红心跳 - 历史小说 - 后宫生存日常在线阅读 - 后宫生存日常 第100节

后宫生存日常 第100节

    第135章 尘埃落定

    虽然既不是大朝会也不是小朝会,但此时的太和殿满满当当全是人,可以说是例无虚席,甚至有几位一脸病容,本该躺在床上养病的大臣都出现在了朝会上。

    所有人对在议论昨天发生的、地龙翻身一事,除了七位阁老。

    “张阁老,听说因为地龙翻身一事,皇上和你们商议了一晚上的,不知道皇上他老人家有什么旨意吗?”一个身材有些胖的官员问当今内阁首辅,张阁老,也就是庄妃的祖父,小心翼翼地试探道。

    “是呀,张阁老,都是同僚,皇上若是有什么说的,不妨透漏一点给我等,我们心里也好有个底,不至于现在茫然无措吧!”另一个有些清瘦的官员也劝道,眼中闪过精光。

    其他人也开始纷纷劝说,想要提前从这位从先帝起,就屹立不倒的老人身上套取一点信息。

    只是眼前的人是何许人也?能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首辅,自然不是省油的灯,绝不可能轻易就让人套了话的。

    因此任凭周围人怎么说,张阁老都在闭目眼神,岿然不动。

    其他五位的情况也差不多,虽然四周都围着打听消息的人,但却点有用的信息都没有说出去,都在打着太极。除了千明镜。

    他倒不是说了什么,相反,他什么也没有说,但他的情况有些特殊。

    以他为中心的的三米半径之内,几乎看不到一个人,所有人都离他远远的。

    看着那些一脸警惕的官员,千明镜心里不由地嗤之以鼻:自从他“自曝”自己喜好男色之后,他身边所有的官员都恨不得离他远远的,像是怕他粘上似的。

    他们也不看看自己,一个个都满肚肥肠的,还都一脸的褶子,居然自恋到认为风流倜傥、玉树临风的自己会看上他们这样的货色?

    他又不是瞎了,就是真喜欢男人也要找个好看的,怎么可能去找这些歪瓜裂枣?

    正当他在心里腹诽着,只听得有太监高声传叫道:“皇上到!”

    一时间,整个太和殿鸦雀无闻,所有人都快速回到自己的位置上。

    庆元帝坐下后,百官一齐下跪,高声请安:“微臣参见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万岁?”周承谨冷笑道,也不叫平身:“朕还有万岁?朕能见到今日的太阳,已经是祖宗托福了。”此言一出,在场所有人都不由得心中一惊,本来就跪着的身子弯地更低了。

    “皇上何出此言,您是这大周的皇帝,是天命之子,自然永享万福。”一个老资历的大臣开口劝道,看他的穿戴,应该是大周宗室子弟。

    “昨天发生了什么,肃王难道还不知道吗?在朕的治理下,居然在青天白日发生了这样的事,朕哪还有福可享,不明所以的还以为是朕造了什么孽呢!”庆元帝的话越说越重,似乎真的在为昨天地震一事而大为恼怒。

    “皇上大可不理会这样的流言。”此时一个官员站了出来,理直气壮地说道,他记得这人事威远侯府一脉的人。

    “地龙翻身,在上古时期的确被无知的民众认为是妖异不详之事,但随着时代的推移,证明不过就是普通的自然现象而已。历朝历代都有发生,皇上大可不必理会。”

    “不理会?”周承谨冷笑道:“怕是你还不知道京郊发生了什么吧!你们可知,昨天夜里,看守皇陵的官员百里加急,说是昨天地龙翻身,把重明皇帝的陵寝都震塌了半边,若是再偏一点,太祖的棺椁就毁了,惊扰了太祖的英灵,朕这个皇帝真是万死也难辞其咎了。”

    “这……怎么会这样!”庆元帝所说之事让在场所有人都震惊不已。

    原本只认为不过只是普通的地龙翻身而已,却没想到竟然震毁了皇陵。这是若被有心人借题发作,制作事端,搞不好整个大周都要动乱不止了。

    威远侯两兄弟互相看了一眼,顿时觉得不好。

    昨天傍晚,地龙翻身的时候,他们就觉得很不妙了。

    地龙翻身,在民间向来是不详之照,尤其这还是在立皇后这个档口发生的。换作是他们,也会把这事推给在奉先殿斋戒的娘娘。可以说想让娘娘成为皇后算盘,八成是打不响了。

    但都已经走了九十九步,就差这最后一步路,换作谁谁能死心?

    他们当即就想派人出去打探消息,若是此次地震没有造成什么损失,倒还有运作的余地。只是因为只能暗中行事,动作到底有些慢,所以直到早朝的时候还没有消息。

    但是现在居然得知,这次地震居然震塌了太祖皇帝的陵寝,那可真是回天乏术了。

    他们甚至可以想象,为了推卸责任,也为了讨好庆元帝,这些官员绝对会把此事推到娘娘头上。这下别说皇后之位了,连他们威远侯府也会受到牵连。

    果然,在一阵议论之后,就有官员站出来,义正言辞地说道:“地龙翻身,此乃上天的警示,但皇上圣明,以仁孝治理天下,在皇上的带领下,大周四海升平,百姓安居乐业。这警示自然不是对着皇上的。而最近能引发上天警示的,也只有推立赵贵妃为后一事了。”

    “大周建立三百余年,从未发生过此等地龙翻身毁坏皇陵之事。为什么就在赵贵妃于奉先殿斋戒的时候发生了这样的事?可见上苍对赵氏女即立皇后一事是很不满的,才发出这样的警示。况且臣还听闻,已经怀孕四个月的端嫔在昨天好端端地小产了。这也焉知不是不是赵氏所克?”

    这位官员的阐述取得了在场大部分人的赞同,有激进的官员甚至表示应该立即处死赵贵妃,以平息上苍的愤怒和安慰民心。

    “一派胡言!”听了这些人的话,赵总督简直是怒发冲冠,立刻进言道:“皇上,你乃圣明之君,自然知道地龙翻身只是自然天象而已,不过是刚好震塌了皇陵而已,这和小女有什么关系?且小女伺候皇上已经数年了,先皇后身体欠安,也一直都是小女帮着料理这后宫琐事,小女还为皇上孕有一子一女,怎么可能不祥?皇上,您可千万要明察秋毫,不能让小女含冤啊!”说着,就重重地跪在地上不起。

    他混迹官场多年,自然知道这件事必定有要有人为此负责。以往出现这种情况,往往都是皇上下罪己诏,但现在又这么一个现成的理由,皇上是绝不可能把这样的“污点”揽在自己身上的。

    他现在已经不指望自己的女儿能成为皇后了,他只希望女儿能够躲过这一劫,不牵连外孙和他们威远侯府即可。

    周承谨重重地叹了一口气,似乎有些遗憾:“贵妃一向深得朕心,不然朕可不会同意让她成为这大周的皇后。原以为不过就是斋戒几日而已,却没想出了这么一桩子事,地龙翻身,说破了天,在百姓看来都是不祥失德的表现啊!”

    “皇上……”赵总督有些着急了,似乎想要辩解什么。

    “但朕也不是不明事理之人。”周承谨没有理他,继续说道:“昨夜,朕与几位阁老商议了,决定尽量淡化此事的影响。虽然地龙翻身,但好在皇陵附近没人什么人烟,也没伤到什么人,百姓也还不知道太祖陵寝毁坏了。相信只要压下此事,百姓也不会太过恐慌。但是……”

    周承谨看着威远侯两兄弟说道:“但为了平息民愤朕也得不有所表示。贵妃赵氏即立皇后一事就此作罢,同时为了祈求上苍原谅,贵妃还是去五台山静修段日子吧!”

    又是静修!

    当年的太后,就是因为不能接受自己的二子成为皇上,而长子却被永禁皇陵,而大闹先帝葬礼,被庆元帝抓住把柄给送去西山佛寺清修,并且一去就是两年。现在又轮到赵贵妃了,只不过这次换了五台山。

    庆元帝说是静修段日子,却没有说到底要呆多少时间。看似是怜惜赵贵妃,但若皇帝不发话让她回来,她能在五台山呆到死为止!

    所以别看庆元帝没有对她有什么实质的惩戒,也没有降她的位份,甚至连句训斥的话都没有,但赵贵妃的前程基本已经完了。

    若是赵贵妃所出的五皇子有成为皇上的那一天,他到时候自然可以风风光光地把自己的母妃迎回皇宫。

    但一个失去了母妃庇护的皇子,能不能在这个诡谲莫测的皇宫里活下来都难说,更不要说能继承大位了。即便他能活到成年,一个“不祥”之人所生的孩子,怎么能成为这天下的主人?

    但庆元帝的决定谁也没有办法反驳。

    这一旨意在所有人看来,都已经是相当“仁慈”了的,若求的更多,只会让人觉得得寸进尺。

    这不,圣旨刚下,已经有官员开始争相称颂庆元帝仁义了,与威远侯交好的官员,全都只能沉默不语,互相交换着眼神,都能看到彼此眼中的无奈和丧气。

    朝会之后,这些人都犹豫着要不要向威远侯两兄弟讨个主意。每人都有些茫然,不知道今后的路怎么走。

    本以为能顺利把赵贵妃推上皇后之位,那五皇子就是嫡子,极有可能坐上那个位子,自己也能捞个从龙之功。却没想到,不过一夕之间,一切都变了。赵贵妃不仅皇后之位没了,自己还即将被送去五台山清修。幸好皇上没有牵连威远侯府,否则他们甚至都不敢和这两位站一起了。

    威远侯两兄弟脸色阴沉,看着明显已经有退却之意的官员,心中不由地发恨,不仅恨这些蛇鼠两端的官员,更恨皇上的无情、恨这突如其来的天象。

    “先回去再说。”赵总督对着自己的兄长说道。他城府毕竟要深些,虽然愤怒,但理智还在,现在的确不是说话的时候。

    “是,是该回去问问父亲的意思。”威远侯点点头,也得问问宗门那边,看有没有什么办法能渡过现在的困境。

    地龙翻身一事发生的突然,但庆元帝的速度也不慢,在还没有引起大面积民众恐慌的时候,就积极开始控制舆论,对于胆敢借此生事的别有用心之人严惩不贷。

    同时为了安抚百姓,皇上降旨,让现在后宫位份最高的赵贵妃前往五台山为大周祈福以安民心,同时祷祝大周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在庆元帝一软一硬的举措下,社会很快就又安定下来了。虽然还是有些忐忑,但见上面那些老爷太太们一切如常,也都有些安心了。

    除了昭阳宫的赵贵妃。

    其实那天看到地龙翻身,赵贵妃当时就知道自己的皇后之位没了,顿时有些受不了晕了过去。

    醒来后更是惶惶不可终日,有心想去派人打探消息,却发现自己的昭阳宫已经被层层侍卫给把守住了,自己出不去,别人也进不来。

    她也曾想仗着身份硬闯,却发现这些对着她卑躬屈膝的奴才这次态度居然如此强硬,怎么也不肯放她出去了,最后只能宫里焦灼着等待着消息。

    但是她万万没想到,皇上居然为了平息民愤把她“流放”至五台山清修!

    当接到圣旨的时候,赵贵妃受不了这个刺激,又昏了过去。醒来后,就想去乾清宫赵皇上,再次被侍卫拦下后,就开始疯狂地打砸宫里的东西。

    所有人都被已经几近疯狂地赵贵妃吓得噤若寒蝉,一句话都不敢劝,没看到连平时最受赵贵妃器重的掌事宫女都挨了打吗?他们哪还有胆子去劝?

    何况,赵贵妃这颗大树眼看就要倒了,都在谋划着找别的去处呢?除了那几个心腹,谁还有心思管她是疯是魔?

    一时间,整个昭阳宫只听得赵贵妃的哭喊声、东西破碎的声音,以及孩子们受惊的哭闹声。

    看着哭闹不止的三皇子,丁婕妤又是痛恨又是高兴。痛恨地是赵贵妃让自己的孩子受了这样的惊吓;高兴地是,赵贵妃若去了五台山,那三皇子就能回到她的身边了。

    不同于几乎绝望的赵贵妃,此刻的嘉嫔心里几乎是快乐出了花。

    本来连她的母家都已经推立赵贵妃为皇后,她都快死心了,准备接受这一事实。

    谁知竟峰回路转,地龙翻身,威远侯府的如意算盘全都砸了,赵贵妃十拿九稳的皇后之位没了,人也被皇上发配了。她几乎都不敢相信还有这样好的事,真是老天爷眷顾她!

    想到这里,她的眼中不断地闪烁精光。

    第136章 归属

    虽然刚好立后这个档口出现了地龙翻身这样的天地异象,实在是有些巧了,但现在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贵妃是废了。虽然还有个小皇子在,但太小了,能不能活着长大还是个问题呢!

    既然如此,那么宗门极可能会重新支持她。她相信,只要她也能生下一个皇子,那么宗门绝对会彻底舍弃赵贵妃母子,重新选择她。

    届时,她的母家将会成为这大周第一家族,而她将会母仪天下!

    嘉嫔现在可谓是信心满满,仿佛又看到了希望。

    林依兰对于赵贵妃是不是被“发配”丝毫不关心,她现在就想知道,就算是真的地震了,但这地震的强度并不大,怎么刚好就震了太祖皇帝的陵寝呢?

    她心中隐隐有了猜测,但这是还是要想庆元帝证实才行,她相信庆元帝会给她一个满意的答案。

    果然到了晚间,庆元帝就过来了。

    “皇上不说说,这太祖皇帝的陵寝是怎么塌的吗?”林依兰笑盈盈地看着庆元帝说道。

    周承谨摸了摸鼻子,眼神有些闪躲:“你不是都已经猜到了吗?”这丫头这么聪明,他可不信她没猜到。

    林依兰沉默了一下,随即瞪大了眼睛,不了思议地说道:“……你还真扒了太祖重明皇帝的坟?”

    这古人不是都对自己祖先的坟墓特别看重吗,尤其是皇家,这皇陵修的比自己住的地方还要讲究。这人真的是他们老周家的子孙后代吗?不会是哪里捡的吧!

    “只有一小半而已。周承谨急忙分辨道:“而且太祖的棺椁还好好地,没有受到破坏。我们可是事前都计算好了的。”

    他虽说这这老周家没什么感情,但到底身上也留着周家的血,破坏老祖宗的陵寝,还是有一定负罪感的——虽然极其有限。

    周承谨耸了耸肩,无奈地说道:“没办法,这次地震的强度实在是太小了,也没多少人死伤,想要彻底绝了宗门和威远侯府立赵氏为后的希望估计不太够,没办法,只能人为地制造点事端了,重明皇帝的陵寝是最有分量的,所以就选了它了。”

    林依兰:“……”虽然觉得这人挺无法无天的,但她莫名觉得他做的挺对的。

    周承谨:“此次借地震之事,算是彻底绝了威远侯府的希望,想必宗门也会暂时收手了。不过,现在不是放松的时候。”说到这里,他的表情严肃起来。

    “是太后那边有了什么动静了吗?”林依兰问道,虽然明面上太后一直留在夏宫,看似很安分,但是她知道,这人的小动作一直没有断过,

    “不错。”周承谨揉了揉有些发痛的额头:“朕收到情报,早则今年年底,迟早明年春天,太后会借地龙翻身一事,需要安抚民心和震慑周边番邦小部,暗中联合朝中官员,想要鼓动朕去蒙古巡视诸部落。然后行刺杀之事,把朕永远留在草原,与此同时,她再联合庶人周承谚的旧部,只要朕身死的消息传到京城,她就立刻发动兵变,夺取朕的皇位。”

    庆元帝自登基以来,因为种种原因,还从来没有巡视过蒙古诸部落。若是有人真的提出此事,于情于理,庆元帝必然要去蒙古那边走一趟的。

    “看来,太后是不打算用迂回的方式来谋求皇位了。”林依兰叹道,随后疑惑道:“只是若是若真的出巡蒙古,必然会带上大周最精悍的军队,光靠满清和天异宗那点人手,怎么可能会是大周这些虎狼之师的对手?还是说,太后还有后招?”

    周承谨:“朕估计,蒙古诸部应该也会参涉其中了,不过正好,一起料理了,也省得朕费事了。”想到这里,周承谨的的眼睛闪现出了幽光。

    这些年,蒙古诸部也开始不安分起来,不仅瞒报各项税收,进贡的东西也一年不如一年,有的甚至暗中投靠了满清,这些他不是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