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18脸红心跳 - 历史小说 - 大明嫡长子在线阅读 - 大明嫡长子 第590节

大明嫡长子 第590节

    第六百四十七章 五分闲情,五分操心。

    济南有一座大明湖,便是大明湖畔的大明湖。

    湖边种满了树,在春天时绿意盎然,碧波像是躲藏在此处的天池,两相交映之下宛如天境。

    有湖中半岛往里延伸,长廊也随着修到里面。

    朱厚照要在此处等着下去为他探寻消息的靳贵和顾人仪,所以便在济南停下了脚步。

    这日下雨,皇帝在湖中央的塔楼上闲坐,看着杨柳依依,春雨如油,竟隐隐有一种江南的感觉。

    木门推开,外面雨水打着湖面,微微升起的水气让湖面变得雾蒙蒙的,偶尔有一只飞鸟掠过,这便是人间胜景。

    塔楼上,有济南最好的琴师演奏古曲,余音袅袅,缠缠绵绵。

    这种时候就是他这一趟南巡的目的之一,穿越一回,哪能一辈子困在城里?

    刘健还如前几日一样候着,他问身边的顾佐,“……前几日,关延卿所论述之事,不知陛下有何计较?”

    “希贤公有所不知,陛下已经交代了内阁,不过这等事要见成效绝非一日之功,所以希贤公不必着急。只是那关延卿……希贤公怕是要忍痛割爱了。”

    刘健略微震惊,“关延卿出仕不到三年,任知县不到两年。虽然说一朝得宠,便会青云直上,不过……”

    顾佐是知道的,刘希贤以做冷板凳为名。

    当初从内阁身退,在山东十年仍然勤勤恳恳,便是性格中有这么一条。

    “礼之一字,朝中的确有许多饱学之士颇为精通。但这份功劳在关延卿,赏罚不可不明。至于资历……希贤公可知道吕恩?”

    吕恩在正德五年突然受到皇帝的拔擢和重用,在清理军屯的第二阶段,这个人在其他人的眼中就像横空出世一般。

    要说他根基浅,是的,不错,他的确没什么自己人,但他的背后就是皇帝,这还叫浅吗?

    这几年来,吕恩甚至超过了他顾佐的风头,在皇帝面前是红的发烫,便是因为能把事情做得好。

    刘健不好再说什么,他性格耿直,但不是处处要和皇帝作对的人,关延卿只是一个小节,有人给他解释那也就算了,不过皇帝在上面听琴听了半天,这他是要说上两句。

    左等右等,他真的等得急了。

    结果遭到顾佐的阻拦,“希贤公,陛下未召见,这是要做什么?”

    刘健说:“陛下一代圣君,岂可在靡靡之音中虚耗光阴,老夫要去进谏。”

    顾佐哭笑不得,“不是晚辈多嘴,希贤公担心什么,也不该担心陛下的志向。您老要是实在等不及,回衙门里处理事务也可以,何必去打扰陛下?”

    “皇上在此处,老夫哪里能走?”

    “唉。您就理解一下陛下吧。十年来,陛下没有一日是不辛苦的,此番南下得了机会,总归要清闲清闲。至于说玩物丧志,那绝对不会。圣旨都下了,明年朝廷要北征大漠,军需粮草、马匹供应一切的准备都已开始了。”

    他们正在‘吵’着的时候,朱厚照忽然从上面走了下来,他双手抱着胸,脚步倒很稳。

    “礼卿啊。”

    “啊,臣在。”顾佐立马上前迎上。

    “你去打发一下上面的琴师,赏人一点银子吧。”

    “是。”

    皇帝交代完这件事,又向刘健靠近,他挑着眉道:“朕之前传了旨意,严令各府、州、县的所有官员不得擅自阻拦百姓拦轿。这旨意,山东巡抚衙门收到了吧?”

    “回陛下的话,收到了。”

    “往下传达了么?”

    “传达了。”

    “好。”皇帝的脸色不是很好,“那你派人去问一问,这兖州府东平县有一徐家寨的山贼是怎么一回事?”

    刘健脸色微变,颤颤巍巍的跪了下来,“不知陛下所言,是否为山贼危害百姓一事?”

    “正是。”

    土匪、山贼那是普遍问题。

    而且是历朝历代的问题,盛世也会有,因为有些是那种逃避官府追杀的亡命之徒,他不是吃不饱饭,他就是犯了事,所以除了落草为寇没有活路。

    也因为是普遍的问题,所以朱厚照不打算追究刘健,只是这桩事情得解决,“皇帝来了一趟,山东的老百姓都是知道的。朕不能光在你这里吃吃喝喝呀。这也不是朕对你严苛,山东大治、路无盗匪的话也喊了几年了。总不能只在嘴上说说吧?

    这件事朕已经知道了,这伙贼寇还在两京直道上劫过人,当地的百姓深受其害,听说天子要来,有村民联合要拦轿,却被当地的知县挡了回去。这件事你知道不知道?”

    “回陛下,臣知道东平县徐家寨,但确实不知道东平知县劝阻百姓之事。”

    “好。为何知道徐家寨而不剿灭?”

    刘健说:“臣知罪。陛下有所不知,臣自去年,已开始进剿这伙盗匪,但当中亦有高人,官军又无京营和边军之精锐,几次出师都战事不利,因而迁延至今。再者,老臣以为君子怀仁,臣听闻许多匪帮也是被诓骗上山,并非本意,徒然增加杀戮也无必要。所以近来在商议若是能够招抚,岂不是两全其美?”

    也就是说正在解决中的时候碰到了皇帝来了。

    但具体是怎样的解决力度,这就不得而知了。

    刘健这两句回答的让朱厚照有些怀疑他的水平,不过细想下来,剿不掉,确实也只能安抚。

    这么多年来,他也不会轻易的嘲笑古人,那些看起来很不明智的决策,或许是最终无奈的选择。

    但有一点他是庆幸的——这种迂腐之人,还好把他从内阁撵出来了,否则天天面对他,那是要着急的。

    朱厚照略微显得不满,他伸出食指来,并不客气的快速讲:“东平县的知县是谁朕还不认识,这个人你去抓,抓了以后以抗旨罪来定,这是先前圣旨中说过的。天子金口既开,岂能更改?其次,盛世亦不免匪患,这并不能否认你在山东的功绩,所以朕不会无限扩大这个案子。至于这个匪患,朕会让神武卫去剿。就这样吧,你现在就去抓人,审问清楚,看看是否朕冤枉了他。”

    “老臣遵旨。”

    朱厚照看着他的背影有些叹气。有些时候,封建官僚系统还是会有某种失能的状况。

    “尤址。”

    “奴婢在。”

    “靳贵和顾人仪到济宁以后第一时间告诉朕,他们一来便启程,去淮安!”

    “是。”尤址的声音低了一点,“那让神武卫剿匪之事……”

    “朕都拿火炮炸跳蚤了,难道还要等他一个月不成?”

    在尤址的身后,顾佐也把琴师带了出来,这是个女的,下来了以后不肯走,坚持跪在朱厚照的面前,说:“皇上仁德无双,民女代一县之民谢过皇上天恩!”

    听到她这些话朱厚照又觉得有些安慰,也有些自省,“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对朕来说,一伙山匪实在不足为虑,但对你们来说,这是性命攸关之事啊,朕既是天子,是天下子民的君父,又怎么能以小事而看待子民的性命?尤址,一会儿神武卫指挥使许冠来了以后,你不要和他说朕着急过,让他稳妥、彻底的剿匪,免得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顾佐听后大为动容,对于正德皇帝他是真不知要说什么溢美之词才好。

    第六百四十八章 物质决定精神

    正德五年,皇帝将费宏调为凤阳巡抚,但没有特别出彩的地方,三年后入京转为吏部侍郎。

    本来韩文致仕,费宏毕竟状元出身,外加两任巡抚,所以应该当得了户部尚书这一职,历史上这个年头他都入阁了。

    不过皇帝没有‘钟情’于他。

    费宏什么都好,学行俱优,才望茂著,谋国尽心、持重大体,也算是个老臣、重臣,而且还跟随皇帝多年,当初朱厚照还在太子府时,就认识费宏了。

    但他偶尔会让朱厚照觉得持重有余,而特点不足。

    就有点像萧何后面的曹参,张居正后面的申时行,但朱厚照是要萧规曹随的萧,不是萧规曹随的曹。

    现在的正德之年和历史上也有区别,

    历史上因为武宗荒嬉,所以很多大臣纷纷远离了朝堂,正德十年,杨廷和已经是内阁首辅了。

    可现在不一样,杨一清还在,甚至刘健仍然活跃,在他们之后,王守仁、王琼、王廷相、王鏊、张骢、杨廷和、梁储、彭泽、毛纪……全都在。

    朱厚照自己还培养、提拔了一些大臣。

    那么多干练之臣同处一朝,费宏再想入阁,难度已经非常之大。

    所以吏部侍郎做了二年,今年又转为礼部侍郎,另外书院、国子监也一并叫他兼领管辖,算是仍然重要,但容易被替换的一个角色。

    不过费宏本身并没有大的缺陷,所以朱厚照从未想过要替换他。

    去礼部对他来说也挺好,当初他在詹事府的时候,上司就是王华,现在近二十年过去,两人又重聚首了。

    而说回凤阳巡抚。

    正德八年以后,天子调了另外一个人,便是原来在浙江当布政使的宋衡来巡抚凤阳。

    已经登基十年了,新一代思想更开放、思路更活跃的大臣逐渐走上主要职位是必然也应当的一件事情。

    当初朱厚照命王鏊在书院之中传播经世致用的学说,改良文风官气,那一批走出来的官员之中,宋衡就是代表。

    此外还有章黎、陈季、张池等。

    凤阳巡抚衙门在淮安。

    这日,侍从室侍从杨慎登门拜访,他从袖口里拿出一张纸条,“宋中丞,御驾已从济南出发。出发之时,陛下严令路途各府、州、县不得阻挠百姓拦轿鸣冤,为此,陛下已经在济南抓了一人了。今日特地拜访,告知此事。还望宋中丞管束好臣属,以免惹怒了圣上,为祸自身。”

    “陛下圣旨,又岂敢不遵?”宋衡听了以后不敢马虎,“本官这就传达下去。杨侍从,除了这些,陛下可还有其他的吩咐?”

    “行宫的事,有盐商极力要求,陛下已经允了,所以宋中丞不必多忧心。陛下此次南巡是要查看各地民情,淮安是淮河、京杭运河和黄河三河交界之处,陛下已经明旨要视察河务。知道宋中丞想问什么,不过陛下的意志为臣子的谁能左右,因而到时看哪一段河堤都有可能。”

    凤阳巡抚还是河道总督。

    这些他都逃不掉。

    宋衡心想还好他历来不在河堤这种大事上开玩笑,所以现在心中才能安稳,“多谢杨侍从提醒。”

    杨慎走后,宋衡立马点兵将出发。

    皇帝要看河堤之前,他得先看一遍。

    有底归有底,但不能够躺在衙门里睡大觉,否则态度就是不对。

    除非你有绝对的把握,不管皇帝看哪里,那都没问题。说实话,但凡是个正常人都会选择保守一些,自己先去看看。

    古时候的大臣总是要千方百计的阻止皇帝出宫。

    其中一个原因便是像现在这样,皇帝一旦出门,那各地的官员大多都得鸡飞狗跳一阵。

    自宋衡这个河道总督之下,各地官员全叫他给发动起来了。因为不知道皇帝到时候具体会看哪一段河堤,所以只能一一排查。

    这就是领导视察的用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