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18脸红心跳 - 都市小说 - 霜雪滚烫在线阅读 - 第102章

第102章

    她清了清嗓子, “你怎么没睡?”

    面前的黑影动了, 还回那一块的月光。

    “你不也是。”

    谢逍越过她,从冰箱里取出一罐可乐,单手抠起拉环, “滋啦”一声气泡蔓延开来。

    顺着光线,温慕寒看见他仰头喝了口,月光倾斜在他身上,落下一层梦幻的白,喉结上下滚着, 锋利得如高耸的山。

    热意熏上脸颊,蔓延至耳廓, 突然间喉间干涩。

    就像是干涸的沙漠,鼓来一阵热浪。

    她稍咽了下口水, 移开视线准备回房。

    身后的人开口,懒散的语调蛊着人。

    砸住了眼前的去路。

    “要看会儿电影吗?”

    温慕寒愣了几秒, 转过身来,迟疑地点头。

    反正已经睡不着了,呆在谢逍身边说不定和那天晚上一样能睡个好觉。

    她心里这么想着,从房间拿了两张毛毯到客厅。

    谢逍已经坐到沙发上,打开了电视。

    他垂眼操控着遥控器,头抬也没抬地问:“看什么?”

    沙发就一张,没有主副之分,温慕寒做到离他30公分的位置,将毛毯递给他。

    “都可以。”

    谢逍接过去,手已经在搜着电影。

    她将身子缩在沙发上,整个人裹住毛毯,下巴搁在膝盖上,开始走神。

    视线开始飘到那个纸箱。

    温慕寒终于知道谢逍为什么不需要她讲戏了,因为她出版的每一版的小说他都买了,每一本都有翻阅过的痕迹,也不知道他看了多少遍。

    不止这些,还有谢逍以前演过戏的剧本,之前在他家看到的一堆用彩色便签标记过的书本就是这些。

    翻开来,细节部分都被他用荧光笔划出来,在旁边写下他自己的注解。

    谢逍是真的热爱表演。

    温慕寒记住了几个名字,刚刚回房搜了一下,按例来说,发了剧本基本上就定下角色了。

    可是,没有,那些剧名的演员表都没有他,换成了别人。

    “他妈下令半雪藏……”

    “谢逍基本上没什么戏拍,偶尔自己试到一个角色也会被截胡……”

    “没签公司,没陪经纪人和助理……”

    许从音的话飘进她的脑海里,温慕寒眼睫颤动,心中塌陷了一角,她掏出手机给许从音发了个信息。

    [音音,你们公司还签人吗?]

    许从音估计是睡了,没有回信息。

    温慕寒摁灭屏幕。

    电视的画面在晃动,放的是王家卫导演的《重庆森林》,属于他独一无二的拍摄风格。

    橘色霓虹灯,晃动的虚幻景象,以及看似联系不到一起的剧情组合在一起。

    苦涩带着酸,极少数人从中体会几丝甜。

    像是在湿漉漉的春夜,细雨打落枝头的花瓣,喝酒喝到微醺,就这么漫步在街头,浪漫又无聊,暧昧又洒脱自由。

    台词写得很美,将一些无法启齿的情感和感受替一些人表达出来,所以有些人会感受到共鸣。

    两人就这么安安静静地坐着,也不说话,交流剧情。

    这部电影,温慕寒很早之前就看过,和许从音一起,但她觉得不理解,感情这种事情直说就好,没必要扭扭捏捏。

    她觉得浪费了两个小时,发誓以后再也不看文艺片了,还是搞笑电影更适合她。

    但王家卫的电影,并不需要你去深刻理解他所说的是什么,就好像你人生旅途中的过客,这段旅途是愉快的,就不必纠结于旅途结束后你得到了什么。

    不得不说,年轻时候的金城武是真的帅,深隽的眉眼,没有现在那般成熟的大叔感,更显少年。

    所以,有些人,天生是适应大屏幕的电影脸。

    其实,谢逍的脸更适合拍电影,那种在昏暗影院里被放大的极致骨相和皮相的脸,深邃的眼眸望过来的时候,是让人难以忘记的。

    电影放到梁朝伟的那段独白:“有一天,我突然心血来潮,我有一个感觉,她好像回来了,其实她不是没有来,只是走错了地方,那一天晚上,我们大家都在加州,只不过我们之间相差十五钟头。”

    谢逍转过头来,看向她。

    手指着电影的屏幕。

    “这段话,你怎么看?”

    突然被cue到,温慕寒还有些反应不过来,她以为他们两个会一直沉默到电影结束,啊了一声仔细回想着前面的剧情,温声回答。

    “两个不相干的人突然有了交集,因为一些冲动,新鲜感作祟的上头瞬间粘合在一起,然后又因为理智归位开始剥离又回归平静。”

    “但是这份情感被掩埋在了记忆深处,”

    谢逍看着她,一头长发温顺地披在肩头,身穿浅绿色家居服,客厅里开了一盏夜灯,侧光打在她脸上,那些油画里的少女脸上的阴影在此刻有了温度和具象。

    一如以往,似月光般清冷。

    “就像里面金城武说的一句话:如果记忆是一个罐头的话,我希望它永远不会过期,后来663和阿菲重逢,藏在记忆的情感又被激发出来,他们不知道这份爱能维持多久,但爱火重燃好比枯木逢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