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18脸红心跳 - 历史小说 - 穿为黑化男二的炮灰妹妹在线阅读 - 第59章

第59章

    “年后便年……”陈氏说到这里顿了顿,又沉声改口,“不会催一下吗?不过是多花点银子的事。”

    绿珠压下嘴角的笑意,恭声应“是”。

    彼时,周绮元正在敬安居,同周怀安聊起自己要入国子监上学的事,话题不过刚开了个头,恰在这时,外面丫鬟在门外敲门禀报道:“二少爷,绿珠奉夫人之命,过来为您量体置办新衣。”

    周绮元没留意后面说的什么,当听到绿珠来了时,当即一慌,连忙四下寻找藏身的地方。

    没时间考虑,周绮元将目光锁定在室内的衣柜上,旋即一把拉开柜门,迅速躲了进去。

    关上柜门前,还不忘对周怀安比了个噤声的手势。

    欢喜本想说没关系,绿珠是自己人,但见人已经掩上了柜门,张了张嘴,又看向迟迟不发话的主子,想了想,便又算了。

    周绮元藏身在黑黢黢的衣柜中,好闻的松雪香扑面而来,尽是周怀安身上那股熟悉的气息。

    脑中闪过宏光,有一瞬间,感觉是晕晕乎乎的,有点神魂颠倒。

    直到外面传来绿珠娇俏的说话声音,方才逐渐恢复神志。

    绿珠为周怀安量体的空隙环视屋内,无意扫见衣柜夹缝中露出的一抹嫣红,不是小姐,还能是谁?

    她也没点破,量过体后便告退离去。

    待人一走,欢喜掩不住欣喜之色,立时道:“夫人这次是铁树开花了,居然主动为您制衣,放以前,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说到这里忽然想到什么,又幡然醒悟道,“我明白了,应该是因为您救了小姐的缘故。”

    周怀安没搭话,朝衣柜走去。

    他自顾自地又道,“这事您做得虽然凶险,可好在因祸得福,夫人那般铁石心肠的人,似乎也有了一条裂缝呢。”

    话音犹落,周怀安伸手拉开了衣柜门。

    少年语气温和,带着一丝笑意:“人已经走了。”

    小姑娘小小的身子蜷在衣柜角落里,抱着双膝。一双圆眼睛黑溜溜的,乌亮透明,宛若琉璃,求证地问:“是我娘命人为你定制新衣吗?”

    周怀安道:“嗯,是。”

    周绮元为他感到高兴,接着,她忽然凑近那些悬挂的衣服,耸着鼻尖闻了两下,奇怪道:“你的衣服,怎么这么香?”

    明明都是一个净衣房清洗整理的,怎么总觉得他的衣服和身上有股不同于自己的清雅香气。莫非是这里的下人用了什么特殊香料?

    周绮元径自奇怪间,对方笑意加深,满是宠溺地反问:“那你还出不出来了?打算住在里面?”

    周绮元讪笑一声:“出来,我这就出来。”

    周绮元从衣柜中出来后,话锋一转,回到之前的话题:“对了,刚刚我们聊到上学的事。二哥哥,开学那日,你是不是也会去?”

    周怀安笑容温柔:“自然。”

    周绮元露出喜色:“真是太好了,到时候我们可以一

    起上下学了。”

    周怀安轻轻笑了笑。

    周绮元随口道:“其实,我娘本想为我请翰林院的姜老先生当老师的,但是被我拒绝了。”

    周怀安眉梢微挑了下:“不喜欢被人时刻盯着?”

    周绮元一愣:“你怎么知道?”

    他轻笑出声:“随便猜的。”

    周怀安联想那位姜老先生,前世曾在自己身边任职,勾了勾嘴角:“你娘找人的眼光倒是不错,这位老先生确实学富五车,文采超群。只是,思想有些迂腐了,不适合教育你。”

    周绮元没去细究这番话,随口道:“是啊,与其找他,还不如找你教我。”

    不料下一刻对方居然回道:“你如果不嫌弃,倒也不是不行。”

    周绮元登时诧异地看向他:“真的吗?你愿意教我读书认字?”

    不等周怀安回答,她又紧接着道,“那如果我遇到了反复学不会的地方,你会不会像那些老夫子一样,打我手心?”

    周怀安轻轻笑了笑:“怎会。我看起来,有那么凶吗?”

    “我觉得也不会,”

    周绮元冲他莞尔一笑,眼神真挚,发自内心地道,“哥哥最好了,是这世上,最好最好的人。”

    周怀安表情微滞,思绪飘远地看着她。

    最好最好的人?

    周怀安前世杀人无数,手上沾满了鲜血。

    这句话在他听来,似乎有些遥远和陌生。

    但他还是对着周绮元,回了一个暖如春风般的微笑。

    第32章 上学

    上元节一过, 转眼就到了学子们开学的日子。

    而这一日,也是周绮元在这个时代,初次步入最高学府的大门之日。

    陈氏事无巨细, 提前为女儿准备了上等的笔墨纸砚, 以及路上打发时间的小点心, 又千叮万嘱她, 在外不要惹事,千万注意安全, 老老实实听先生们的话。

    周承光掏掏耳朵,朝这边漫不经心地走过来,语气略显不耐烦地催促:“好了娘,我得带她走了,否则迟到了, 那几个老头子又要在我耳边念经了。”

    陈氏哪里能放心,提醒他道:“你可要照顾好你妹妹, 别把我的话当作耳旁风。”